第四百二十八章 求學(第2/2頁)
章節報錯
維薩利亞也好、曾經的奧哈拉也好,都是學習知識的地方。
相比於各方勢力對“武力”方面的修煉要訣的掌握,這些學者的聖地,對於知識的傳播,並沒有那麼敝帚自珍。
就像奧哈拉當年,也歡迎外來的歷史學家一樣……
畢竟學了武裝色霸氣、學了魚人空手道、學了六式……可能要擔心你扭頭去幫助敵人,不過學習了歷史、學習了氣象學,又能怎麼樣?
維薩利亞還擔心搶生意不成?
限制他們用氣象學幫助他人的,並不是學者的數量,而是“維薩利亞”——很多時候都需要這座島、以及島上的儀器!
他們也無力再造出一座維薩利亞。
至於單獨的氣象學家,能夠做到的事情很少……
何況即便有人能建起第二座維薩利亞,大海上需要氣象方面幫助的國家,也還是“供不應求”,維薩利亞也樂於見此。
“鄙人對於能找到的氣象學的知識,已經掌握的差不多,所以才追尋著維薩利亞而流浪。”齊格毫不客氣的給自己捏造著人設。
當然,在偉大航路上,居然能一個人“流浪”,這本身就很可疑!
見葛安迪一臉質疑的樣子,賽文深入淺出的分析了西沙治的氣候型別、以及這裡為什麼“不應該”乾旱。
至於為什麼不該旱還旱了?
那就是偉大航路異常氣候的影響!
雖然一般來說,異常的多變氣候,對島嶼的影響,遠小於海上,但總會有例外。
至於接下來的分析,以及如何解決,就屬於高深的氣候知識……
葛安迪見狀,又問了“賽文”一些基礎的問題,見他都對答如流,這才相信他真的是氣候學者。
之後葛安迪將賽文叫到近前,給他簡單介紹了一下面前的大型儀器——效果是製造雷雲,令齊格想到了空島上的雲貝。
相比之下,空島上的雲貝的效果,要更加直接,並且還是現成的“生物”材料。
如果雲貝也是月球人的造物,那麼眼下維薩利亞的技術,比月球人差了好幾個級別,然而不同的是,維薩利亞能夠自行製造裝置、懂得如何科學運用,而空島對雲貝的使用,已經十分原始而簡陋。
如果說維薩利亞是工業時代,那麼空島就是原子能、甚至更先進的時代……只是經歷大滅絕,技術已經遺失,只能發現些“方便的工具”,可以直接使用。
齊格最近只是讀了幾本方便找到的氣象學的書,加上之前為了衝“閱讀者”、“守知者”扮演時,碰巧掃到的氣象學方面的書,沒有太高深的知識。
不過勝在理解能力足夠強,尤其是本來就見過、還應用過各種雲貝,所以迅速明白了葛安迪所說。
空島的雲貝,只能在白海上使用,不過維薩利亞的儀器則可以在青海製造雷雲,原理上還利用了“鍍膜”技術,最初產生的雷雲,是類似於氣泡包裹著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