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芸姚這樣著急的,天仙是不能理解的。

芸姚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辦事和悟道又不衝突,再說一般天仙也沒她那麼多身份,她是有一堆頭銜。

總之親近天道沒什麼進展,事情還有一大堆,只能說是能者多勞。

雖然修行的事情沒什麼進展,但總結經驗的‘大衍之學’還是很順利的,芸姚把自己的經驗總結下來,分享給大家。

基於玄門,又融合了科學方法論,《大衍之學》的內容通俗易懂,不像以前的心法那麼惜字如金。

然後芸姚又按照自己的理解,註解了《道德經》,道德經的註解太多了,多種多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她當然也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註解了《道德經》,然後又開始整理《詩三千》和《匠人要術》,這兩本都是天道安排的任務,經過多年的累積,《詩三千》的數量早就超過三千了。《匠人要術》更是收攏了大量技術,甚至包含了盤古盔甲的因果線條技術。

《匠人要術》就和三皇五帝留下的《農人要術》一樣都是人族的瑰寶,能為人族留下火種。

《農人要術》的竹簡雖然被芸姚吃掉了,但已經經過芸姚重新編撰,希望《農人要術》也能流傳下去。

一開始說是在碧遊宮修養,但芸姚根本閒不下來,特別是知道了氣仙的麻煩之後,就更是想方設法做點事情。

最後她選擇了寫書,完成了《大衍之學》《道德經·朱女注》《詩三千以及註解》《匠人要術以及註解》《農人要術以及註解》五部鴻篇鉅製,總結了她的兩千年歲月。

果然活得時間長了,自己的故事就是一步步史書了, 為了防止後人看不懂,都追加註解。

蓬萊島的妹子平時也透過閱讀芸姚的大作來打發時間,讀後也是深有體會。

“我們合注一本關於射箭技巧的書吧。”丹姬看了覺得不過癮,她也想寫書了,就寫一本神射手教材。

隨著法寶的普及,神射手基本是絕技了,最後一個神射手應該是戰國時代的養由基了,之後射手的功能越來越小,神射手自然也就越來越少。以前射手是部落的靈魂,是保護人族生命的英雄,但現在弓箭手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所以丹姬認為可以寫本書,免得讓神射手的《五射訓練法》失傳了,雖然現在法寶很厲害,但《五射》作為傳統還是應該有所保留的。

芸姚自然是願意宣傳一下《五射》的,雖然這年頭沒人會專研箭術了。

兩位神射手一起寫書,自然是把寶貴經驗記錄其中,從訓練眼力開始,再到訓練肢體動作,接著訓練穩定性,最後才是準頭。然後還要聯絡勇氣,因為真正要百發百中就要臨危不亂。要是在危險的時候害怕地閉上了眼睛,那就無法射中敵人了。

所以哪怕是死亡就在眼前也不能閉眼,永遠得鎖定目標,隨時準備射擊,這是成為神射手必須的課程。

最後就是神射手超神的超然境界,使得箭法和音樂、社會、三界統合起來,貫之以理,萬物齊同,最後神射手並非以自己的意志而戰,而是以天地意志而戰。

點選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