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僧贊僧(第1/2頁)
章節報錯
菩薩離開西天的時候,如來給了三個寶貝:錦闌袈裟,九環錫杖,金緊禁三箍。
現在菩薩來到凡間敲定了唐僧,還得想個法子開啟西遊才行,於是她拿出袈裟和錫杖準備演戲。
菩薩和弟子木吒化作一老一小兩個和尚,老和尚披著金光閃閃的袈裟,‘巧遇’當朝官員。
那官員見老和尚披著錦繡袈裟都沒一個大師的樣子,就覺得老和尚不配這袈裟,倒是那個玄奘大師長得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一表人才,要是再配上這袈裟可不更妙?
於是官員停步問老和尚道:“你這袈裟和錫杖如何售賣?”
“袈裟五千兩黃金,錫杖兩千兩黃金。”老和尚開口道。
官員一聽就驚了:“你這袈裟是金的,還是錫杖是金的?你這出家人可不要打誑語。”
老和尚卻笑著回答道:“若是敬佛仰佛,我分文不取,不然這七千兩黃金一文都不能少。”
官員一聽覺得這和尚有意思,立刻把和尚帶到了水陸大會,這時滿朝文武和長安百姓,以及皇親國戚都聚集在一起聽和尚唸經。
芸姚和女駙馬自然也在,芸姚聽得無聊,要不是李世民非要大家一起來聽,她才不來呢。倒是女駙馬聽得津津有味,聽帥哥講經是一種享受。而且這次是國家級別的大會,唐僧也是全力以赴,所以聽得周圍的知識分子都是聚精會神。
唐僧講經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所以很多說法都很新穎,特別是他的八識論,更是別開生面,妙語連珠。八識就是眼、舌、鼻、耳、身、意、末那、阿賴耶。
前面五識很好理解,就是眼睛、舌頭、鼻子、耳朵、身體。意識就是回憶、判斷、思考等等大腦活動。
末那識是‘我’,我肚子餓了,我要睡覺,我要成功,我要進步……這個‘我’連線了前面的六識和阿賴耶識,並且這個我不能獨立於阿賴耶識。如果沒有阿賴耶識,我就是沒有意義的。
而末那識和意識的區別就是意識在睡覺、昏迷的時候會有停止的時候,而末那識是一刻都不停的,就算是昏迷了也同樣有一個‘我’,我昏迷了。
阿賴耶識就是八識的根基,也是萬物的真相,萬物都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成長起來的幻境。只要認清這點,大家也就能成佛了。
無神論,整個參悟的過程沒有如來什麼事情,完全就是自己讓自己成為佛的過程。唐僧雖然拜佛,不過他一開口說這些佛理可沒一點如來的影子。
芸姚聽了心想唐僧平時到底是在拜什麼呢?她轉頭見自己的女駙馬正聚精會神地聽著,眼睛裡都是星星,完全是把唐僧當做了偶像,心想女駙馬是和西方無緣,成不了佛了。心中有偶像的人就是有執念,自然不可能成佛。
偶像不一定是具體的人,可能是這個人的人設,很多人崇拜的不是偶像的本身,而是偶像代表的人設。所以一旦偶像人設崩塌,他們就會去尋找另一個新偶像,但人設會很類似。
這種對人設的崇拜和追求,就是大大的執念。
不過人設這東西真的是很好用,芸姚也是熟練使用人設的人,一個人設確實能最快地聚集大量的人來相信自己。唐僧何嘗不也有人設呢?只是唐僧的行為和人設基本吻合,並沒有摻雜任何的演技。
而某些偶像本身和人設差距太大,偶像行為和人設完全相反。比如人設是博學,可偶像其實小學畢業;比如人設是個好男人,但偶像卻參加多人運動;比如人設是純真,但偶像卻抽菸喝酒燙頭……這樣很容易就出現人設崩塌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