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猜到剛才肯定是近臣自作主張要為齊王出氣,才會害死齊王的三條愛犬,不過要說他因為害怕追究而逃,也太大驚小怪了。但逃都逃了,大家也就不再去關心了。

田獵圓滿結束,不過回去之前,孟子卻派人送來了請柬,希望莊周能去他府上做客。

芸姚知道孟子肯定是看中了莊周的才華,其實孟子和莊周是同一類人,都憤世嫉俗,都很有才華,但他們的才華在這戰國的環境中都不受重視。

孟子在稷下學宮很尊貴,然而在問政的時候他開口閉口就是仁政,雖然很好聽,但君王根本不可能去做,因為君王要是真的推行仁政,去變諸侯易社稷,那齊王肯定會被手下的大夫幹掉。

所以君王還是喜歡法家,畢竟法家是願意幫君主去殺人的,願意殺得人頭滾滾。

至於仁政大家當然也需要,所以不管是孔子還是孟子,不管他們在哪個國家都是能受到優待,君王也需要仁政這個名號來籠絡人心,不過該出手的時候還是得厲兵秣馬。

孟子其實也很清楚君主的態度,看到莊周怒斥齊王假仁假義,他何嘗不知道呢,所以邀請莊周來做客。

莊周今天是多次在死亡邊緣橫跳,受了不少的驚嚇。今天就先回家好好找老婆安慰,其他事情以後再說。

第二天孟子又來邀請了,看來是真的很賞識莊周。比起能言善辯的芸姚,孟子更喜歡剛正不阿的莊周。

莊周其實不想去,不過芸姚說去孟子家不用擔心生命安全,要是真的害怕就讓慶忌和要離做保鏢。

莊周這才勉為其難地去了。

孟子在著作裡提起過朱楊和墨子,卻沒提起過自己的晚輩莊子,不知道現在會不會改變。

估計不會,因為莊子的主張比仁政更加不接地氣,連後面的玄學家都要批評莊子的主張是大而無用,是正確的廢話。孟子只怕很難接受莊周的那些奇談怪論,畢竟孟子有一顆治世之心,求的是治國良策。

“一個老憤青,一個小憤青,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閉上門來把七國的國君挨個罵過去。”兩人的主張雖然不一樣,但對戰國的不滿是相同的。

孫臏來見芸姚,聊昨天的事情,順便也有一些修煉上的事情需要請教。

而在齊宮內,嬰兒子是長吁短嘆,只感覺一個人太過天才也不好,讓人把握不住。這就是她的不對的,難道她還想要控制所有人才聽從她的命令?要請人才就不能把人才當做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工具,能合作自然好,不能合作也不能把人才當做是敵人。

芸姚的不可琢磨讓嬰兒子有些為難,要不讓齊王用美人計?賜給對方七八個美人,讓其心甘情願留下來為齊國效力?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反正齊王有很多美人,當然如果齊王能將最美的美人賜給芸姚的話,那就更能表現齊王的愛才之心了。

嬰兒子是想方設法要腐蝕芸姚,這個時候還是盼兒說道:“我之前有一個老實鄰居,他家有兩個妾室,一個人老珠黃,一個年輕美貌。還有一個輕浮鄰居,喜歡去調戲老實人家的妾室,不過每次年級大的妾室都會對他橫眉冷對,而年輕的妾室卻和他眉來眼去。兩位妾室的主人死了,她們也被正妻趕出家門,那位輕浮的鄰居卻娶了那個年紀大的妾……”

嬰兒子聽了這個故事若有所思,她明白盼兒要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