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人才濟濟(第1/2頁)
章節報錯
稷下學宮為什麼叫稷下學宮,是因為在稷門之下,而稷門就是王宮的西門。齊威王經常會從稷門進入學宮,請教國事。
莊周在宋國也求過學,但他覺得宋國王宮都沒學宮這麼寬敞,在這樣寬敞祥和的環境裡學習絕對非常幸福。
“這裡的學生水平一定很高,辯論的能力也一定很強。”莊周已經迫不及待了。
“確實如此,不過在稷下學宮辯論卻有規矩。”一個陌生的聲音傳到了莊周的耳中。
莊周轉身就看到說話之人正對身邊的慶忌要離行禮,於是定眼一看頓感自慚形穢,明明是個男人卻在閃閃發光。
慶忌替莊周介紹道:“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臨淄第一美男子徐子明。這位是宋國莊周,我們帶他來學宮參觀。”
“你就不要取笑我了,我算什麼第一美男啊。也就是國相取笑我罷了,我可不敢當。”名為徐子明的大帥哥原來就是城北徐公。
此時莊周還不知道‘周忌諷齊王納諫’用比美的故事來勸齊王要廣開言路,自然也不知道因為這篇文章而美名傳揚的城北徐公了。
帥是真的帥,當然在現在還沒有帥這個概念,要說美。
美在現在是男女通用的,就好像絲襪和高跟鞋一開始男人也會穿一樣。
“今日架起大鼎是不是又立了辯論規矩,今天最多能說幾句話?”要離問徐公今天立大鼎的規則。
徐公微微一笑,豎起了三根手指。
對面三人都因徐公如花似玉的微笑承受了成噸的自卑傷害。
慶忌見是三根手指,忍不住說道:“三句話?這也太過分了,怎麼越來越少了,就算背《詩經》也沒這麼節約字數的。”
但徐公卻搖頭否認,糾正道:“不是三句話,是三個字。”
“你們讀書人真會玩。”慶忌表示自己這個吳國勇士不懂這些齊國讀書人,三句話都已經很過分了,三個字辯論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三個字能表達什麼?什麼都表達不出來吧。
但這裡是臨淄,比斗的方式是不斷進化的。
從鬥雞鬥狗,賽馬踢球,到比美、六博不斷進化,在這樣的環境中辯論規則也是越來越苛刻了。
顯然他們並不在乎辯論出真理,只是不斷用技巧來比出誰的辯論口才更好。既然是要比誰的技術好,自然需要規則,沒有規則就分不出勝負。
今天的規則就是三字辯論,多說一個字就要跳進煮沸的大鼎裡。
莊周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苛刻的條件,他意識到自己的口才雖然不錯,但加上學宮規則的話,他的辯才也不一定能發揮出來,看來還得習慣一段時間。
戰國時代,外交變得很重要,遊士憑著三寸不爛之舌遊走在各國的君王之間,左右著君王的決定和國際的形勢。
戰國七雄,七個國家都已經稱王。就好養蠱一樣,一百多個國家養出了七個王,七個王裡養出兩個帝,最後兩個帝中出現了一個始皇帝。
兩個帝是齊國和秦國同時稱帝,不過這次稱帝很快就都偃旗息鼓了,不然可以看到東西二帝並立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