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前,武悼天王戰死,拓跋家族也是人丁凋零,最後拓跋弘一脈更是僅存拓跋金剛一人。

同一年,劍神吳北冥和拓跋金剛相繼退隱。

劍神不知去向,而拓跋金剛則藏匿在西域之地,整個中原北地,只存獨孤雄一人駐守獨孤城,且也蹤跡飄渺難尋。

體會眾生疾苦下,拓跋金剛時常現身,拯救黎民於水火之中,被當地之人奉為神明,建立佛國,整日祈禱供奉。

而西域諸國,佛門弟子遍佈及其廣闊,楊泰自然想到了自己的師尊了。

若是師尊能夠讓佛門出面,那麼想要尋找到高奇,便如同吃飯喝水一般簡單。

這般想著,楊泰腳步更是快了一分。

但是就算這般如此,也用了近一月,才趕到佛國之內。

就在楊泰雙腳剛剛踏足佛國之域,便有一道聲音在自己耳邊浮現,不斷的牽引著自己向著一個方向前進。

楊泰面上沒有異色,只是驚訝於師尊的實力更上一層樓了。

記得當年,自己等人踏入佛土近百里,才被師尊察覺,如今自己剛剛才踩到佛土上,便就被師尊發現了。

面上化成一抹恭敬之色,楊泰順著指引一路來到一處池塘邊上。

只見拓跋金剛端坐在一株菩提樹下,身旁的池塘清澈透底,整個池塘沒有多餘的一絲點綴。

唯有中心一處白蓮託生,一股飄渺之意遍佈四周。

拓跋金剛相貌如同當年一般無二,歲月不曾在其臉上留下一絲印記。

此刻他正緊閉雙目,呼吸勻稱,唇齒未啟。

然而聲音卻從四面八方而來,且那聲音如同往昔一般那麼透亮、乾淨。

“徒兒不知何事前來造訪為師?”

楊泰面色泛紅,直直拜倒在地,羞愧道“徒兒不孝,未曾侍奉在師尊身側,還望師尊懲戒。”

拓跋金剛神情如出一轍,飄渺之音繼續而來。

“傳道授業,也是明悟己身,個人緣法,道路盡皆不同。各印己道,是為求。心存念想,是為情。有心就好,不必介懷。”

楊泰知曉師尊不愛他人拖沓,和拓跋金剛稍稍敘舊後,楊泰便將自己的來意說給了拓跋金剛聽。

原來不過是尋找自己的徒孫,拓跋金剛不以為意,吩咐下去後,隨意的向著楊泰問道“到底是何事,讓你如此急切的想要找到那高奇徒孫。”

楊泰也不想隱瞞,在他看來,師尊拓跋金剛這種仙神人物,如何會在意這些江湖詭事。

於是便將那高奇同自己所說的老乞丐,還有風清揚的態度,還有自己的猜測說給了拓跋金剛聽。

最後楊泰肯定的說道“那老乞丐定然是一個高人,弟子想要先行一步找到那乞丐,看看那人到底能有多高!”

就在楊泰正沉浸自己話語的想法中時,他卻感覺周身的壓力越來越大。

隨後楊泰疑惑的睜開眼睛,發現練習了幾十年不動禪的師尊,雙眼居然睜開來了。

且裡面居然凝聚了一絲水霧!

只見拓跋金剛唇齒輕啟,清澈的聲音傳入了楊泰的耳中。

“高奇可曾說那乞丐名喚為何?”

拓跋金剛的話如同一股清泉,將楊泰腦海中的迷霧洗靜,讓他回憶起了許多自己曾經遺忘的記憶。

略微思索片刻,楊泰恭敬回答道“似乎是叫做屠寧。”

拓跋金剛嘴唇微微顫抖一下,驟然轉身。

一聲震天動地的吶喊從其口中蹦出,言語似悲似喜。

“哈哈哈哈。一百多年了!我終於找到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