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皺眉道:“李靖也不是神,這世上也沒有永遠不敗的將軍,張須陀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裴寂點了點頭道:“秦王所言是對的,但是如今李靖銳氣正盛,不可正綴其鋒,皇上忌憚之也很正常。”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世民明白了。”

裴寂瞥了一眼意氣有點消沉的李世民,一語雙關地微笑道:“屈蠖求伸,暫時的委屈求全,只是為了更好的前行,何必為了一時得失而耿耿於懷呢,秦王以為然否?”

李世民拱手道:“裴大人所言極是,世民受教了。”

裴寂目光一閃道:“據老夫所知,皇上已經準備對西涼李軌動手了。”

李世民精神一振,脫口道:“真的?”

裴寂微笑道:“多虧秦王上次從突厥帶回來的五千匹戰馬,好好把親成了,明年開春之後便是秦王大展身手之時。”

李世民心中狂喜,混身熱血湧動,裴寂是父皇的摯交密友,他既然這樣說,那肯定八九不離十了,太好了,父皇終於接受了自己打李軌的建議,只要拿下了李軌,大唐就不會再缺戰馬,高長卿,下次再遇上,定讓你嚐嚐不一樣的玄甲鐵騎。

…………

話說李淵為了獲得突厥的支援,不惜親自為始畢可汗舉喪,又派次子李世民前往突厥牙帳參加處羅汗的登位典禮,最後更是讓李世民迎娶處羅可汗的女兒和敏公主,正式與突厥人聯姻。

毫無疑問,李淵的這一系列動作取得了成果,處羅可汗派出了突厥兵攻打高齊的北邊,而契丹人和奚人也在突厥的授意下侵犯高齊的邊境,給高齊製造麻煩,以牽制高齊的兵力,同時消耗高齊的國力,好讓高齊無暇去統一南方。

然而處羅可汗也不是白痴,沒有相當的好處,自然不會全面與高齊開戰,只是派出小股部隊滋擾高齊的邊境而已,主要還是指使一幫小弟打代理人戰爭,譬如契丹、奚人、劉武周等。

其中要數劉武周最是積極的,畢竟雁門一戰,劉武周已經與高齊結下了樑子,他自然希望藉助突厥的力量打敗李靖,將雁門郡搶過來。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李靖自從拿下太原後,獲得了晉陽城中巨量物資,實力暴漲,如今麾下兵力已經超過十萬之眾了,而且手下還有一支強大的幽燕鐵騎,連突厥騎兵碰上都得吃癟。

李靖本來就非常牛比了,以少勝多是常態,如今麾下大軍十萬,那就更加不得了,所以劉武周碰上李靖,每戰必敗,唯一的區別是小敗還是大敗而已。

前不久,劉武周在白登山下集結了五萬兵力,突厥也派了三千騎兵前來助陣,試圖與李靖決一死戰,結果被李靖用奇兵抄了菊花,幽燕鐵騎正面一衝,然後獨步天下的李氏步兵結陣平推過去,基本就宣告此戰結束了。

最後劉武周損失了三萬餘人人馬,三千突厥騎兵更是幾乎全墨,而劉武周本人僅率五千殘兵逃回了馬邑的郡治善陽縣,當了縮頭烏龜不敢出來了。

李靖不做二不休,先後攻佔了馬邑郡的雲內縣(今大同)和神武縣,兵鋒直指馬邑郡治善陽。

……

黃土高原的風沙很大,特別是秋冬季節,秋風蕭瑟凜烈,從千溝萬壑上呼嘯而過,一片蒼涼枯寂之景。

突然,遠處的土坡上忽然升起一股黑煙,隨即黃土漫天炸飛,然後才是一聲猛烈的爆炸傳過來,由於光速比聲速快得多,所以聲音往往是滯後的,這就是為什麼打雷時先看到閃電,然後再聽到雷聲。

李靖手搭梁棚望去,臉上露出一絲喜色道:“威力還行,就是距離還不夠遠,若是能再打遠一些就好了。”

雁門郡太守陳孝意捋須笑道:“能射出近九十丈已經很不錯了,李大將軍未免太貪心了些。”

行軍長史禇亮亦笑道:“的確,這玩意若拉到戰場上,絕對能讓敵軍聞風喪膽。”

李靖哈哈一笑,彎下腰去愛不惜手地撫摸著那蹲火炮,眼睛裡盡是濃濃的喜色,感嘆道:“齊王真是奇思妙想,竟然設計出如此逆天的火器,以後戰場上的打法只怕要徹底改變了。”

陳孝意和褚亮二人深以為然地捋須點頭,臉上盡是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