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江山一統(大結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謝皇上恩典!”孫思邈再次稽首一禮,帶著李玄霸和藥女的屍體離開了皇宮。
……………………
齊軍進入長安後,第一件事就是張貼安民告示,然後開始全城消毒,救治患上天花的百姓,由於有之前的經驗在,所以一切都按步就班,井然有序,僅僅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長安城及周邊的疫情便漸漸平穩下來,到了第二年二月,再也沒有新發病例,這一波天花疫情算是徹底結束,到是正好趕上春耕,沒有耽擱農時。
正所謂危機危機,有危必有機,這場瘟疫雖然差點讓高齊的二十萬大軍盡墨,但最後卻讓高不凡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長安,而且還讓高不凡贏得了軍心和民心,贏得了關中士族和百姓的擁戴。
李氏本是關隴士族,根深葉茂,但這次李唐算是傷透了關中百姓的心,放完毒後棄走西域,根本不顧關中百姓的死活,跟齊皇的仁義和擔當一比,簡直判若去泥,經此一役,即便李世民日後率軍從西域歸來,恐怕也再得到關中計程車族和百姓擁護了。
大齊天寶四年八月,關中地區徹底穩定下來,高不凡班師返回東都洛陽,隨即宣佈大赦天下,改明年年號為太平,接著是一系列的大刀闊斧的改革,統計戶籍人口,重新分配全國土地,推動恢復生產。
經歷了近十年隋末動亂的神州大地終於再次安穩下來,百姓也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太平日子,百廢待興的大齊皇朝煥發出勃勃的生機,在一代開國雄主高長卿的勵精圖治之下,國力蒸蒸日上,一幅盛世畫卷徐徐展開……
且說李世民自從逃到西域後,一直試圖尋找機會殺回關中,光復大唐,可是等來的卻是一個越來越強盛的大齊,而且關中的民心離李唐也越來越遠。
李世民絕望之餘只好把他的雄心壯志都轉到西域上,不得不說,李世民的確有雄主之姿,只是生不逢時而已,在他的苦心經營下,李唐在西域逐漸強大起來,不斷地吞併小國,最後幾乎一統整個西域,版圖甚至延伸至波斯一帶,史稱——西唐皇朝,給大齊的西陲帶來了巨大壓力,當然這都是後話,在此暫且不表。
大齊太平四年,由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負責營造的北都落成,舉國同慶,高不凡攜上皇后長孫無垢、妃子楊青若、白雲裳、竇線娘和崔詩柔北巡,駕臨北都,各路使節紛紛來賀,道教領袖王遠知,佛教領袖慧靜師太各率代表覲見,高不凡均給予了隆重的接待,延續隋朝佛道並舉的政策。
正當高不凡在北都接受萬邦來朝時,突厥頡利可汗卻跑出來上刷存在感了,派騎兵襲擊了涿郡,大肆寇掠數日而去,雖然大齊的損失不大,但也在各國使臣前丟了面子。
高不凡勃然大怒,命李靖和徐世績北伐突厥,擒拿頡利可汗,以及在背後挑的可敦義城公主。
大齊太平五年,大齊的兩大戰神各率十萬大軍由東西兩路北進,一路勢如破竹殺到陰山腳下,兩面夾擊,最終李靖親率三千騎兵冒著風雪奇襲鬱都金山下的突厥牙帳,擒殺可郭義城公主,擄其牛羊馬匹三十餘萬頭,人口三萬餘,凱旋而回。
頡利可汗倉皇逃往九姓鐵勒一帶,於摸魚兒湖以南休養生息,次年試圖南返重整舊部,大齊探子截獲情報,李靖和徐世績再次出擊,四面合圍,頡利可汗走投無路逃往契丹,終被大齊營州總管盧升抓獲,送往洛陽斬首,首級最後還被傳示九邊,以揚大齊國威。
自此,突厥為大齊所滅,北方遊牧部落釋數俯首歸順大齊,並尊大齊皇帝高不凡為天可汗。
大齊太平五年,輔公佑假借杜伏威之名在歷陽郡召集舊部起兵造反,杜伏威此時正在洛陽為官,嚇得立即跑到駕前伏地請罪,高不凡非但沒有拿下杜伏威問罪,還派他為行軍總管,負責率軍鎮壓輔公佑,而杜伏威也沒有讓高不凡失望,最終剿滅了輔公佑,並將輔公活捉,押送洛陽治罪。
大齊太平六年八月,輔公佑被判以車裂之刑,正應了當年沉法興死前的預言,輔公佑面相不佳,不得好死,最後的下場會比他沉法興還慘。
大齊太平八年,年逾六十的李靖率軍平定吐浴渾,軍功隱隱蓋過了徐世績,而這時李世民在西域也逐漸壯大,據傳聖上有意御駕西征,但尚書右僕射杜如晦突然病重,並於臘月撒手人寰,聖上悲痛萬分,宣佈罷朝十天,並且息兵兩年以養民。
大齊太平十年,嵋山郡凌雲寺凌雲大佛終於修成,高不凡陪同白雲裳御駕親臨,見證凌雲大佛的開光儀式,並且御筆題詞一首。
大齊太平十一年,高不凡御駕親征高句麗,任用後起之秀薛仁貴為大軍主帥,一舉踏平高句麗,自始四夷臣服,放眼天下,大齊的周邊只餘西唐一國未曾來朝。
大齊太平十五年,西唐皇帝李世民病逝,高不凡派遣徐世績和薛仁貴西征,耗時三年,終於蕩平西域,西唐皇帝李承乾流亡波斯,至此,大齊皇朝的疆土東至高句麗,西及中亞,北達貝加爾湖,南到交趾,幅員之遼闊,兵威之鼎盛,國力之強大,威震宇內,天下歸順。(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