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第二天高不凡果然來早朝了,魏徵不由鬆了口氣,如今大齊雖然國力蒸蒸日上,但仍未統一天下,西邊有強大的李唐,北面有更強大的突厥,若皇上小富即安,失卻了進取心,終日只會躺在溫柔鄉中享樂,不思進取,那大齊危矣,只怕再無一統天下的希望。

朝陽殿內,高不凡正襟危坐在御座上,威嚴地問道:“諸位卿家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尚書右僕射杜如晦出班道:“臣聽說皇上昨日龍體欠安,甚是掛念,不知皇上如今可安好?”

“朕只是偶感風寒,如今已經大好了,杜愛卿不必心憂。”高不凡有點心虛地輕咳一聲,他昨晚還到美婢鳴翠的宮裡行雲布雨播種,而且還播了兩次,龍體生猛得很。

“那就好,皇上肩負大齊江山社稷,關乎萬民福祗,還望好好保重龍體。”杜如晦彷彿沒有任何懷疑,一臉的關心無比真誠,令人動容。

接著魏徵等人也陸續出列表達關心,一個個言辭懇切,高不凡本來還十分感動的,漸漸便覺得不對味了,表達對朕的關心也不用一個接一個地出列啊,有個代表意思一下就行了,這分明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勸諫,也不知是哪個出的主意。

眼見民部侍郎張亮又要出班問候了,高不凡連忙抬手道:“朕很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張愛卿不用問候了,嗯,朕以後都不請病假了,大家要是有其他事就啟奏,沒其他事啥都不用說了。”

殿內眾臣都隱隱帶笑,張亮輕咳一聲道:“皇上,臣有事啟奏!”

高不凡頓時如聽仙音,朗聲道:“奏來!”

張亮奏道:“去年下半年,建安郡一帶出現蝗災,農作物失收,臣懇請免掉當地早稅,以助百姓渡過難關。”

“准奏!”高不凡爽快地道,張亮退下去,緊接著又陸續有大臣上前奏事。

一場早朝持續了一個小時左右終於結束了,高不凡把魏徵、杜如晦、長孫無忌和長孫恆安等幾名心腹大臣留下,其餘人都散朝離開了。

“恆安,長安目前的情況如何?”高不凡問道。

長孫恆安目前的職位是衛尉少卿,掌管著情報部門,這些年在李唐境內安插了不少眼線,一直關注著李唐的一舉一動。

“回皇上,自從去年十月李世民被調回長安後,奪嫡之爭越發激烈了,也許今年之內就會有結果。”長孫恆安答道。

在場眾人都心頭微微凜然,長孫恆安雖然說得輕描淡寫,但終觀歷朝歷代,奪嫡之爭都是殘酷而血腥的,勝利的一方通吃,失敗的一方則輸掉全家性命,兄弟反目相殘,這是最大的人倫悲劇,不知李唐這場奪嫡之爭,最後勝出的會是秦王李世民,抑或是太子李建成呢?

魏徵自是希望李建成能贏的,因為李建成比較好對付,當然,不管最後誰贏,李唐都肯定傷筋動骨,讓高齊最終得利。

高不凡是不急的,反正去年上半年才平定了江南,可以一邊休養生息一邊等待李唐那邊塵埃落定,不過李唐如今的局面也引起了高不凡的警惕,在選擇皇位繼承人方面格外謹慎,免得日後走李唐的老路。

“突厥那邊的動靜如何?”高不凡又問。

長孫恆安答道:“去年九姓鐵勒發生了叛亂,如今基本已經平息了,突厥人今明兩年南下滋擾的可能大幅增加。”

高不凡淡笑道:“那就給突厥再製造點麻煩,之前奚人和契丹不是請求開通互市嗎?朕準了,允許幽營二州重開邊貿。”

杜如晦笑道:“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咱們大齊國力越來越強盛了,奚人和契丹人看到這一點,都有意與咱們修好,只要花點力氣,讓他們脫離突厥人的控制還是可以辦到的,臣建議由溫尚書出使契丹,傳達皇上聖意。”

高不凡點頭道:“也好,便辛苦溫愛卿順道出使高句麗,最近高句麗有點不安份,得敲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