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凡察言觀色,發現眼前這位萬縣令激動之情溢於言表,並不似做作,想必為官也不差,便微笑道:“萬縣令言重了,這些賊人便交給你秉公處理吧。”

萬縣令連忙道:“賊人是齊王擒拿的,應該由齊王處置才對,下官安敢越俎代庖。”

高不凡略沉吟道:“既然如此,不如押送到巴縣,由太守大人處置如何?”

萬縣令心中一動,倒是隱約猜到了高不凡的目的,小心翼翼地道:“自無不可,不過請容下官先行向太守大人請示,齊王殿下駕臨本縣,太守大人應該還不知情。”

這倒是正中高不凡的下懷,點了點頭道:“那就有勞萬縣令了,這些賊人也勞煩萬縣令暫時收押起來,畢竟留在這裡不安全,也會影響村子的百姓日常生活。”

萬縣令連忙道:“自當如此。”

“對了,本王還在龍虎崖上解救出數十名婦人,都是賊人從附近擄來的,一併交給萬縣令,勞煩萬縣令替她們找回家人。”高不凡打了個手勢示意,阿妸立即機靈地將那些失魂落魄的婦人帶了過來。

萬縣令一見,禁人住脫口道:“阿彌託佛,齊王殿下此舉真是功德無量啊。”

高不凡眼中閃過一絲訝然:“萬縣令信佛?”

萬縣令略為尷尬地道:“巴蜀一帶佛寺不少,信佛的人極多,本官也受到了內子影響。”

高不凡恍然地點了點頭,隨口道:“家慈和岳母也信佛。”

萬縣令一聽,頓生惺惺相惜之意,跟高不凡的距離無形中也拉近了一些。

當下,萬縣令便邀請高不凡前往涪陵縣城,高不凡也不拒絕,率領苗兵,以及新招收的一百五十名新兵,押送著眾賊浩浩蕩蕩地進了涪陵縣城,所以很快,齊王高長卿的名聲便在全縣傳開了。

…………

巴郡的郡治巴縣城,亦即是現在的重慶城區,此刻正下著綿綿秋雨,江水慢慢地漲了上來,到處都是溼漉漉的,讓人的心情也變得溼漉漉的,鬱悶,甚至煩燥不安。

巴郡太守蕭瑀四十歲出頭,滿腹經綸,是個琴棋書畫都精通的才子,心煩的時候他就喜歡寫字,此刻的他便正在房間中揮毫,但是這次卻怎麼也靜不下心來,連寫了幾張都不滿意,最後把筆一擱,宣紙捲成一團扔進了紙簍裡。

蕭瑀走到窗前,看著外面像霧氣一樣籠罩著院子的秋雨,眉頭深鎖,最後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犯難啊!

原來不久前他收到了大唐山南招撫使李孝恭的書信,約他見面相談,然而正當蕭瑀衡量了數天,準備回信給李孝恭的時候,轄下的涪陵縣縣令萬晉安卻派人飛報上來,說盤踞在龍虎崖上的那夥賊人被齊王高長卿剿滅了,而且還抓住了混江龍和過山虎兄弟等,一共兩百多名賊人。

蕭瑀既驚且喜,龍虎崖上那夥山賊為害甚烈,是他的眼中釘,也是他的恥辱,因為數年前他親率五千官兵前往圍剿,最後無功而返,還損失了幾百人,此時聽聞這夥山賊竟被剿滅了,自然喜不自勝,一時倒多忽略了“齊王高長卿”這五個字。

當蕭瑀意識過後,又是一震,急忙問道:“你剛說是誰剿滅了?”

“齊王高長卿啊。”報信人重複道。

蕭瑀不由面色微變,又驚又疑地追問道:“他率了多少人馬前來?”

報信人面色古怪地道:“人不多,也就兩百人左右,而且都是苗兵。”

蕭瑀一臉的難以置信,反覆詢問了一些細節,這才確信了高不凡的確僅憑區區兩百苗兵剿滅了龍虎崖,嘖嘖,此子果真如傳說中那般,能人所不能,莫非真是將星下凡?

高不凡手下只有兩百人,而且還是苗兵,這無疑在蕭瑀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因為入蜀的陸路和水路都在唐軍的控制之下,高不凡即便麾下有百萬雄師也進不了巴蜀,這兩百苗兵估計也是他在苗疆招募到的。

那麼,高長卿冒險孤身入蜀的目的是什麼?

而且聽萬縣令派來的報信人所講,高長卿還打算把俘虜的賊人押到巴縣來交給自己,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想勸本官歸降?抑或是想趁機強取巴縣?不過……僅憑區區幾百人,他應該沒有這個膽子吧?

蕭瑀有點琢磨不透高不凡的用意,但是此子向來劍走偏鋒,能人所不能,倘若他真打算用強,武力攻打取巴縣怎麼辦?

所以蕭瑀難免有點擔心起來,一時間不知怎麼回覆萬縣令了,另外,代表李唐勢力的李孝恭也在約見他,這時無論他見誰,都代表著倒向那一邊,也意味著會得罪另一邊,咋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