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服輸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河內郡修武縣,唐軍和齊軍隔著運河對峙,但見雙方軍營壁壘森嚴,旌旗招展,防守都極為嚴密。本來在兵力上,齊軍是處於劣勢的,但徐世績趕到後,雙方在兵力上便勢均力敵了,都在五萬左右。
此時的唐軍中軍大帳內,氣氛肅穆而低沉,身為行軍大元帥的李世民更是神色凝重,甚至可以說是難看,在場的謀士戰將共計有:房玄齡、張公瑾、長孫順德、李孝恭、侯君集、殷開山,劉弘基、王君廓。
這些都是史上頗為有名的人物,也算得上是陣容鼎盛了,不過,眼下所有人都表情嚴肅,如臨大敵。
因為此次軍事行動的主要目標已經失敗了,洛陽竟落入了高齊之手,而河陽倉也被王世充佔領了,唐軍陷入了非常被動的境地,若應對不慎,全軍覆沒也是有可能的。
李世民此刻的心情真是五味陳雜,苦澀、鬱悶、後悔、不甘,妒忌均有之,良久才長嘆一口氣道:“此次失利,盡是本王之過,是本王過於低估高長卿了,一切責任皆由本王承擔,回頭本王會上表向皇上請罪。”
長孫順德搖頭道:“秦王並無過錯,都怪屬下大意了,這才讓高長卿佔了空子,臣自當向皇上請罪。”
李孝恭默不作聲,此次最大的紕漏的確出在長孫順德身上,責任無可推卸。
房玄齡暗歎了口氣,這個高長卿莫非真是二郎的剋星?這次竟然又讓他佔了先機,二郎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捋須打圓場道:“高長卿此子未免也太過大膽了,竟然親自潛入洛陽城中行事,實在讓人意料不及,而且此子的運氣也太好了些。秦王殿下,屬下以為當務之急是商量如何擺脫被動的局面,而不是追究誰的責任。”
張公瑾附和道:“房長史所言極是,當務之急是該如何破局,洛陽已經落入了高齊之手,咱們若要在河內郡立足,就必須把河陽倉從王世充手中奪回來。”
李世民聞言,心中更加苦澀了,他原是把河陽倉當成誘餌,施展調虎離山之計,把王世充調離洛陽附近,好方便李孝恭和長孫順德行事的,豈料李孝恭和長孫順德這對強強組合竟然失敗了,不僅沒能拿下洛陽城,還把一萬大軍都給葬送掉了,幾乎輸得連褲衩都不剩,如今洛陽沒到手,河陽倉也沒了,真不是一般的悲摧!
侯君集見李世民情緒有點低落,便安慰道:“洛陽是王世充的根基,如今被高長卿佔領了,最慌張的應該就是王世充了,估計他的麾下也是人心惶惶,末將願率一支人馬打頭陣,把河陽倉奪回來,只要取回河陽倉,咱們還有把握在河內郡與高齊一決高下。”
李世民卻目光一閃,搖頭道:“不,我們現在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立即撤兵,撤回太平郡去!”
侯君集愕了一下,二郎這就服輸了,這不像他的性格啊,急忙問:“為何,難道二郎擔心李靖會攻打太原?”
李世民搖頭道:“如今高齊和李唐已經刀兵相見了,即便李靖不攻打晉陽,我李唐也會發兵雁門郡。”
“那二郎為何要撤兵?”
李世民沉聲道:“自然是避其鋒芒了,王君廓聽令,你負責率後軍改作前軍,撤往河內城。”
《逆天邪神》
“末將得令!”王君廓凜然道。
“侯君集殷開山,你們負責各率一軍斷後!”
“李孝恭劉弘基,你們負責各率一軍策應!”
眾將立即聽令行事,下午時分,唐軍開始有序地撤退。運河對岸的齊軍營地,徐世績和盧升等人聞訊出帳觀察,發現唐軍果然在拔營起寨,程咬金這貨頓時眼前一亮,嘿笑道:“看來李世民這小子是怕了徐總管了。”
徐世績若有所思地搖了搖頭道:“並非如此,也許是齊王已經拿下洛陽城了。”
此言一出,在場眾將不由都喜上眉梢,洛陽是中原腹心,帝王之都,拿下洛陽基本上等於定鼎中原了,可見齊王的確是天命之所屬。
說來倒是巧合,正在此時,一騎快馬飛馳至齊軍的大營前,大聲道:“齊王口諭!”
徐世績和盧升激動地對視一眼,率著眾人急忙迎上前,這時那快馬已經進了營門,徑直奔到徐世績等人滾鞍下馬,大聲道:“齊王口諭,本王已拿下洛陽城,徐總管和盧總管儘快掃平河內,與本王會師洛陽!”
瞬時哄的一聲,所有人都歡呼雀躍,振臂吶喊,盧升用力揮了揮拳頭:“太好了,齊王拿下洛陽了!”
“俺就知道齊王親自出手,十拿九穩!”程咬金笑得合不擾嘴,就連不苟言笑的秦瓊也是喜上眉梢,這可是大喜事啊。
徐圓朗和孟海公二人也禁不住竊喜,當初他們被秦瓊、羅士信和樊虎打敗,不得不投降高齊,如今看來反而是件好事,高長卿竟然拿下東都洛陽了,定鼎中原指日可待了。
杜如晦捋須微笑道:“世績果然所料不差,齊王拿下了洛陽,李世民又丟了河陽倉,不撤兵也不行了。”
盧升笑道:“李世民這小子倒是果斷,撤兵實在是明智之舉。”
徐世績謹慎地道:“李世民並不是易與之輩,其手下也是人才濟濟,到底是不是撤兵,還有待觀察,萬勿掉以輕心。”
杜如晦點頭道:“謹慎些也是對的。”
秦瓊拱手道:“不管李世民是真撤兵,還是假退卻,這個時候正是咱們賺他的時機,末將請率一支騎兵追上去擾敵。”
這個提議倒是正合徐世績之意,立即派出秦瓊、羅士信、程咬金、單雄信四人,各率五百騎追上去騷擾,能咬一口是一口,而徐世績和盧升則各率主力不緊不慢地跟蹤上去,若有機會便全軍掩殺而上,一舉將唐軍擊垮。
不過,唐軍撤退時秩序井然,首尾相顧,守得十分嚴密,饒是秦瓊等人不斷騷擾,都未能打斷唐軍的節奏,所以齊軍一直追至河內縣境內,均沒有找到機會擊垮齊軍。
唐軍退到河內縣,竟然沒有入城固守,而是繼續北撤,往太行陘所在的入口碗子城而去,看這架勢竟真的要撤回北邊的長平郡了。
…………
正當徐世績和盧升尾隨唐軍撤退時,假扮成高不凡,駐守在黎陽倉外的楊青若高興得直接跳起來,一把將膩歪在自己懷中的輕風和明月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