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達顯然也心中有愧,所以爽快地放了高開山出城,並且指點頭去找尉遲敬德幫忙。

高開山也沒好辦法,出城後只能往博陵郡的方向而去,說來倒巧,正當高開山趕到博陵郡義豐縣境內時,忽見一支人馬迎面而來,連忙驅馬閃進道旁的樹林仔細觀察,當他看清楚這支人馬的服裝和旗幟時,不由大喜過望。

正是踏破跳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原來這支人馬不是別個,正是返程中的尉遲敬德和李靖二人!!

話說那天尉遲敬德和李靖兩人撤出山中後,立即便合軍一處往回趕,今日正好從恆陽縣回到了義豐縣,與留在這裡的兩千步兵會合了,加上李靖的人馬,合起來又是四千餘人,只是步兵只剩下千餘人了。

且說高開山看清了旗幟,立即策馬衝出樹林,一邊高聲大叫:“尉遲將軍且慢!”

樹林中突然衝出一騎,眾人都嚇了一跳,正準備放箭,聽聞對方高喊尉遲將軍,都下意識地止住了動作。

六騎斥候立即衝了上前,警惕地把高開山團團圍住,厲聲喝問道:“你是何人,躲在樹林鬼鬼祟祟作甚?”

高開山抱拳道:“在下飛鷹馬場場主高開山,有急事求見尉遲將軍。”

“高開山?這名字咋有點耳熟?”一名斥候喃喃地道。

另一名斥候則輕咦一聲道:“好像咱們通守大人的父親也叫高開山。”

喃喃自語那名斥候頓時怒道:“大膽,竟然敢冒用咱們通守大人父親的名字,簡直活得不耐煩了!”

高開山不由無語得很,這小子似乎不太聰明亞子啊,什麼冒用?我就是你們老大的老子好吧。

“不得無禮!”

此時李靖和尉遲敬德已經打馬迎了上來,後者喝斥了一聲,眾斥候連忙退開。

“李靖見過高場主。”李靖當初到過飛鷹馬場,自然認得高開山,勒定馬拱手行禮。

高開山連忙抱拳還禮,欣喜道:“原來李郡丞也在,太好了。”

眾人互相見過禮後,尉遲敬德便好奇地問:“高場主緣何來此?”

高開山便將自己尋來的原因說了一遍,尉遲敬德不由驚道:“果然不出李郡丞所料,李密也給通守大人設了局,事不宜遲,咱們立即趕往救援。”

當下眾人也不多說,馬上往博野縣的方向急行軍,第二日上午便抵達了博野縣。

“李郡丞,勞煩你率步兵先行,本將得走一趟高陽縣城,把段達麾下那一千騎兵弄到手,到時再追上你。”尉遲敬德道。

李靖皺了皺眉道:“尉遲將軍萬勿衝動,咱們的兵力應該足夠了,沒必要再節外生枝。”

尉遲敬德獰笑道:“李郡丞放心,本將有分寸,不會誤事的。”

尉遲德說完便率著一千餘騎兵向高陽縣城飛馳而去,李靖只好率著三千步兵,在高開山的嚮導下繼續往交河方向急行軍。

且說尉遲敬德趕到高陽城下,看到四城緊閉便不由來氣,策馬上前對著城頭大喝道:“開啟城門,涿郡鷹擊郎將尉遲敬德來也!”

城頭上的守軍認出是尉遲敬德,不由大喜道:“原來真是尉遲將軍回來了,小的這便上報給段大人,尉遲將軍稍等。”

尉遲敬德怒道:“上報過屁,這座高陽城就是老子和通守大人打下的,馬上開門,否則老子進城後非擰斷你小子的脖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