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大爺自得笑道:“都說我不學無術,他們哪裡知道我只是偷偷的努力用工,然後一下驚豔所有人。這不,一場沐浴就能背出李太白的詩來。不僅如此,我還能念一首純陽帝君呂洞賓的一首應景詩了。”

在這樣的人家呆了好一陣,多少耳濡目染也能曉得呂洞賓與李太白兩位的大名。只是香菱卻疑惑,“純陽帝君不是天上的神仙?他的詩詞也能流傳到人間來,難不成以前也有天人降世?”

純陽帝君的事蹟最初記載在宋朝的《太平寰宇記》中,據說本是唐朝人,後巧遇仙人漢鍾離,並拜之為師。

呂洞賓修仙成功之後,下山雲遊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深得百姓敬仰。待呂洞賓飛昇之後,當地百姓為他修建了“呂公祠”,以示紀念。

到元初時,忽必烈得知呂洞賓信奉的道教在百姓中頗為流傳,便打算利用宗教和呂洞賓的聲望鞏固自己的統治,號長春真人丘處機管領道教,拆“呂公觀”,大興土木,修建了“大純陽萬壽宮”。

自此,純陽帝君呂洞賓也從民間信仰變成了由官封神仙。

蓉大爺將前些日子在閒雜書裡看到的這些給香菱解釋了一遍。

“你家大爺雖不是過目不忘,不過純陽帝君的詩,如今倒也記得這麼兩首。”

香菱自是深信不疑,恭聽仙作。

“卯酉門中作用時,赤龍時蘸玉清池。雲薄薄,雨微微,看取妖容露雪肌。”

她聽了,半懂不懂,只問:“另一首是什麼?”

蓉大爺嘆道:“另一首為三字訣,我也不知何用,當下亦只記得半篇。

只待我輕輕默來:這個道,非常道。性命根,生死竅。說著醜,行著妙。人人憎,個個笑。大關鍵,在顛倒。莫厭穢,莫計較。得他來,立見效。地天泰,為朕兆……”

香菱學詩日子尚斷,亦不敢評論仙人詩作好壞,只聽得裡面像是在說什麼道理。

卻也奇怪,聽了這詩直讓人血脈僨張。

香菱好詩的雅興更甚,一味請教大爺詩詞雅句。

蓉大爺自知是半吊子,勞累教過一陣後,僅歇著讓香菱作詩。以待他來評價。

香菱道:“以前也寫過一首給林姑娘她們瞧,她們也都說好,今兒大爺再給評評。”

蓉大爺對此十分詫異。以前只知香菱好詩,卻不知這小妮子寫的詩還能讓林黛玉她們說出一個好字。

實在讓人刮目相看。

當下笑道:“快快說來,咱也聽聽菱兒的詩。”

“大爺可別笑我。”香菱害羞擦了擦嘴兒,頗有儀式感的起床拿水漱了口。方才的爬回來,細聲在大爺耳邊唸到。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好詩……當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