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鳳姐兒言諷(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些話不需要說的很明白,意思到了就行。
蓉哥兒也聽明白了鳳姐兒的話,反正自己在她心裡就是跟薛寶釵有著些什麼了。硬要說有什麼,也對,也不對。自己不過是幫忙的,只是場面稍稍香豔……
準確的說是受罪,最後的火還是瑞珠幫的。可憐的瑞珠現在還沒起來了!蓉哥兒有些心疼,這樣乖的丫頭誰不喜歡。
又稍稍看了小雀兒這傢伙一眼,眼神中多少帶了點感激。
蓉哥兒委屈道:“我在你眼裡就是這般的人嗎?”
“喲喲喲?你在我眼裡是什麼人,還要我親口講?沒人倫的混賬東西。我可是你外親的姑姑,同宗的嬸嬸,還不是被你甜言蜜語哄了過來。可把你那死了的老子那套學的精明瞭,莫不是昨兒又許了她什麼好處?”
鳳姐兒甩開賈蓉的手,歪斜著一雙鳳眼,冷笑著聲音也沒停。
“你也別為她說話。她們家夫人還是我嫡親的姑姑,我還不知道她們家人的底細?不關己的事,絕不多嘴。沒好處的事情,也從不插手。若見了益項,比誰都上心。最擅長做的就是無本的買賣。說是嫡親的親戚,真要遇上難事比誰都無情。”
賈蓉厚著臉皮又拉上鳳姐兒的手,深情款款道:“還在因為那一萬兩銀子的事情生氣?等將來窯廠建好了,賣了錢,我不會讓你虧本的。”
鳳姐兒張口罵道:“瞧你這樣子便是與薛家的呆久了,什麼都用銀子論。老孃我連人都虧給了你,那一萬兩又算什麼玩意東西。將來也不過是將來給孩子們嫁娶用的,一萬兩銀子沒了,頂不過我丟個臉,讓大姐兒出嫁的時候嫁妝薄點。”
“薄不了,薄不了。”蓉哥兒急忙道,“哪捨得讓鳳兒丟這臉,大姐兒的嫁妝,府裡備一份就是。”
“少在老孃面前充大爺,你們寧國府的銀子是給蓉大奶奶孩子留著的,我可不敢拿。咱有什麼身份去使那銀子,大姐兒又不是寧國府出的,指不定某人心裡怎麼想她。”
論說話,蓉哥兒絕對說不過鳳姐兒,這會已經有些無力接招了。“一樣,都一樣。”
“可不一樣,咱也沒個身份。按論,大姐兒算是你妹妹,還是算是你女兒?就算你認,西府東府還隔著一條街。”
蓉哥兒道:“四姑姑不也養在西府,以後大姐兒住東府過來也是一樣的。她是你女兒,也便是我女兒,哪有兩論的。等咱有了孩子,她便是那孩子的親姐姐。”
“誰跟你有孩子。”鳳姐兒羞了下臉,對他這回答還算滿意。又聽旁邊的平兒咳了兩聲,狠狠甩開了蓉大爺的手,頭也不回地帶著平兒回觀裡後院去了。
路上,平兒道:“奶奶將來離了西府,太太們也不會放了大姐兒吧。”
王熙鳳對此臉上稍有慍色,道:“她們只恨生的是姐兒不是哥兒,又聽了那些道士和尚胡謅的話,說什麼乞巧不吉。她們眼裡哪有這個姐兒,放東府養著,以後怕更是求之不得。”
聽了這話,平兒再不言語。
今兒,鳳姐兒原本還想在藉口在這住上一日,在外面可比在榮國府輕鬆的多。只可惜張紅塵這道人失蹤了,她既沒了藉口繼續停住,賈蓉夫婦也準備回去。
她的心思都在蓉哥兒身上,賈蓉都不在,她更沒必要留這裡。
一行人回了兩府,賈蓉也沒做停留,讓雀兒給他熬湯,自己則先去了忠順王府。
“回來了?”十三爺仔細瞧了瞧這小子,見了眼睛無神,道:“年紀輕輕多護著點身子,莫要就酒色虧空了。就你這樣的小子,我府裡隨便挑一個出來,都能打你十個不止。”
昨日那時特殊情況,自己還是很在意身體的。蓉哥兒訕訕一笑,道:“請十三爺安,近日睡得可香?精神可好。”
十三爺哼道:“本王在說你,你卻講起本王來。罷了,那些事你自己好自為之。今兒過來是為了張紅塵的事情罷?他已經被壓入了王府大牢裡,沒什麼好詢問的。”
“可是這道人以往犯了不小的罪過,總不能就此饒了他吧。”賈蓉嘆息道,“十三爺想想那些被他禍害的無辜婦人,想想那些到現在還矇在鼓裡的倒黴丈夫。十三爺再瞧瞧小子,為了擒他,小子一晚沒睡好。現在還是一副憔悴樣子。”
十三爺早看穿了他的小心思,道:“你也不用在本王面前說什麼正義的話,不過是心裡有氣嘛。你要想出氣,自己找段玉去,就是昨兒領隊的侍衛。讓他動手,只要別弄出人命也就罷了。”
蓉哥兒心裡琢磨,這忠順王話裡的意思。畏縮著笑道:“十三爺可別取笑小子了,這可是私刑。小子可不敢這般做派。”
“你還想把這事鬧大了,弄得人盡皆知不成?”十三爺哼了一聲,又道:“雖然已經明瞭那張紅塵到神京才兩年,可這兩年裡,你們賈家的人去清虛觀的也不少。莫說是不是去求子的,只要沾上了邊,哪裡還有個好名聲?還有那清虛觀的老道士,可是替代你們老榮國公出家的,也算是你們賈家人。”
這怎麼扯得上干係。賈蓉又不是傻子,雖然是替老國公出的家,但是當年早就給了張家一大筆銀子。事情在那時候就已經兩清。賈家人對他可氣,才叫聲張爺爺,不客氣的話他又算哪門子爺爺?
蓉哥兒道:“十三爺莫要哄小子,替人出家的事情在各府都有。難不成只因掛了個名,就能牽扯上來?”
忠順王喝退左右,見正堂裡沒了人,才道:“這事兒只能低調處理。清虛觀是什麼地方?那老道士不僅受過太上皇冊封,連當今也有加嗯。宮裡不少嬪妃也曾讓母家的人去那裡打醮,那裡不僅與神京公侯牽扯大,宮裡何嘗沒有?張紅塵這罪首活是活不成了,你要出氣便趁早。”
原來是這樣,都是為了各家各府的名聲,所以只能低調處理。
賈蓉是明白了,如果太高調了,不僅去過清虛觀的各府名聲汙了。連太上皇、當今也被打臉。還要有些嬪妃的母家,誰就能保證那些家裡沒個去清虛觀求子的?
這清虛觀的名聲可是太上皇與當今立起來的,鬧大了,民間怕是會笑話兩位聖人都識人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