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地區十八讀書人看到試題的時候,身體都情不自禁的顫抖了起來!

歐陽修嚇的差點叫出來,但他還是立刻保持鎮定,不讓自己發出任何一點聲音。

要知道這可是科舉考試,一旦因為他的莽撞行為影響了其他的考生被請出去,那就糟糕了……

巴蜀地區所有讀書人,此刻內心皆是激盪不已!

這一次考試的題目是“禮法與教化”,一般這種題目,就是模稜兩可的!

乍一看,他能與聖賢書上的許多道理搭上關係。但是仔細的經過思考,立刻就可以發現其中的區別……

考生可以透過聖人經典來進行延伸,但是盲目跟著聖人所說出來的話,走一定會被帶偏!

到這個時候,就得看考生自己的思考。

有深度的思考,必然能夠讓考官發現文章當中的閃光點,然後獲得高分。

如果只是人云亦云的聖人思想,那這種文章必定是落入下乘的。

但是怎麼去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將自己的思想與聖人的思想有機結合,這就很快考生個人的感悟……

如此的題目相當的刁鑽,甚至具有一定的欺騙性。

不少的考生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都忍不住眉頭緊鎖。

看上去並不難,但是科舉考試的題目會這麼簡單嗎?

只留於表面,那一定會被刷下去的!

巴蜀地區所有的讀書人都知道。他們在蜀王府的時候就做過這道題目,而且題目一模一樣。

名字就叫做禮法與教化!

“師尊竟然壓題壓的這麼準!”彼此心中都分外激動。

他們頓時根據這個題目寫了文章以後,李恪還拿他們的文章進行具體的講解,每一個人都進行了仔細的點評。

不僅如此,等他們接納了李恪的教誨,對方又讓他們根據相同的題目寫了第二篇同標題的文章。

當時大家還納悶,為什麼這道題目要寫兩遍?

現在看來,師尊當真是深思熟慮!

或許對於其他地方的考生來說,這道題目的利益很難找。

可是對於巴蜀地區的考生而言,答案已經出現在了他們心中!

“這一次,我一定不會讓恩師失望!”歐陽修在內心咆哮說道。

他面色沉穩,立刻抬筆書寫。

魏徵一直在觀看場上的情況,他發現有一位巴蜀地區的學子格外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