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預測災情(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且這一次的災情,在整個大唐歷史當中都是極度罕見的!
一次重大的災情,對於許多的百姓而言,這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洪水氾濫,民不聊生……
百姓們連基礎的吃飽飯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安居樂業呢?
大唐絕對會撥款振糧,可是災情分外嚴重,到時候估計官方給出來的幫助也只是杯水車薪。
太子李承乾所處的揚州,正是災情的重災區。
如果李恪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靜靜的等待災情的發生……
太子一定會元氣大傷的!
但李恪不是這樣的人!
他心中有著屬於自己的公平和底線,眼睜睜的看著洪災席捲而不上報,他無法接受那些百姓流離失所時的痛苦表情!
難道他只是為了打擊太子,就不說出即將發生災情的事實嗎?
不!
在李恪的心中,百姓的性命格外重要!
想要當一個好的執政者,一定要愛民如命才行。如果現在就將那些百姓當做是手底下的玩物,當做是政治博弈上的犧牲砝碼。就算是他當上了皇帝,他也是一個會被大家唾罵的皇帝。
李恪沒有想過要成為千古一帝,但他希望如果自己走到了那一步,他的名字會被大家記住。
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個母親對著自己的兒子指著他的名字,也可以認真的說。
“這個人在華夏曆史上是個很有名的皇帝,他也是個很好的皇帝。在他執政的過程當中,手下的百姓安居樂業,國家不斷富強。”
現在的人不會想那麼多,他們覺得歷史就是由勝利者來進行改寫的。就算是他們現在做了一些惡事,只要讓手下的史官進行一點修繕,就可以掩埋在歷史的長河當中……
李恪可不需要那一份偽善的名氣!
他並不是一個聖母,但他無法看到那麼多人就這樣死在他的眼前,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可以補救的。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太子李承乾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李恪也從來沒有把對方當過自己的對手。
他眼下想要上報災情即將發生,也只是在鞏固自己的江山而已。
因為這一切,遲早都會是他李恪的!
“孩兒最近獲得訊息,江淮一帶已經連日陰雨。昨夜入夢,一老道託夢給我……說本月江淮一帶將發大洪災,望父皇督促當地官員多加準備,避免造成巨大損失……”
李恪寫完這一封書信以後,整個人心情也是激盪不已。
既然自己能夠預見性的知道這一刻即將發生,他必須得做出努力才行。
那些百姓不只是他們大唐李家的子民,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有著自己的生活!
他的所作所為只要能夠拯救一部分人的損失,那就已經足夠了!
李恪將手中的書信給到了一個親兵。
“將此信連夜發往長安,不得有誤!”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