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儘管只是個業餘演員,劉清山跟衛青僅有的幾次見面,也均表現出了足夠的尊重。
不僅逢人就誇她的演技精湛,還熱情地幫她向別的劇組推薦。
毫無疑問,若是在職業演員行列,衛老就屬於老戲骨一樣的存在。
演技在她身上體現出來的是天賦,加上如同戲痴一樣熱愛到沉迷的工作態度。
誰能想到,這樣一位退休後才第一次接觸真正的劇組,卻表現出來比戲劇老師還要精湛的演技功底。
更重要的一點是人家從不挑角色,如果出演一個低層潑婦的話,她在導演的一聲令下,準能把市井裡擅長撒潑打滾的悍婦完美地表演出來。
擁有老戲骨的演技,卻拿著群演的酬勞,她的表現能力,足以讓九成九的職業演員汗顏了。
為此,但凡劉清山的作品裡有她,在後面的字幕當中,她的名字總會出現在特邀出演的那一欄裡。
如今老大姐已經整六十歲了,真正踏入這一行才是區區的第二個年頭。
她是在2006年的《任長霞》中首次觸電,從此踏上了演藝之路。
這不,今天劉清山把她特意叫到身邊來,就是為她又介紹了一個活兒。
「《王貴與安娜》也是一部年代劇,是我應京都臺的邀請寫的劇本,從名字上看土與洋的強烈對比也預示了某種衝突。劇中的主角王貴出身於豫省農村,你也是豫省人,剛好可以扮演王貴的母親!」
自打劉清山把那
個《金婚》劇本拿出來,最早跟他有過合作的京都衛視就再也坐不住了。
前段時間在他回京都小住的那兩天,京都臺的馬漫娣主任、許丹妮直接找到了散人廬,就是為了討個劇本。
那個時候,寒國年代劇《請回答1988》剛被國視八套引入,得到了頗高的收視率。
再加上劉清山自己要拍《父母愛情》,又給了張國利一部《金婚》的劇本。
於是京都衛視把綜藝部的部長馬漫娣主任派了出來,直接住進了散人廬,就是為了討要一部年代劇劇本。
衛青聽後就有些受寵若驚了,畢竟能出任男主的母親,即使在戲裡的戲份並不多,也會是很重要的一個配角。
她把自己的擔心都寫在了臉上,還是金溪善貼心地摟著她解釋了一番,才算是平靜了下來。
她同樣也很看好這位老人。
在《我不是藥神》出場不足三分鐘,這位老太太便圈粉無數。
影片上映後期,副導演兼主演劉華,還特意邀請她參加了後續的好幾場路演活動。
後來金溪善更是在《武林外傳》裡,跟衛老有過直接的接觸,對她的演技很是佩服。
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衛青居然被感動得掉了眼淚:「也不瞞大妹子說,剛開始退休在家的時候,受更年期與現實落差影響,我一度患上了抑鬱症,最嚴重的時候,甚至幾度想要尋死。因為除了心理上的落差極不適應之外,還始終覺得,
我就是為演戲而生的,任何時候有機會一定要嘗試一下!」
金溪善把她摟得更緊了,「後來的事我知道,是《任長霞》劇組在你老家拍戲,想選一位本地的大媽出演,機緣巧合之下選中了你!之前我還以為是你兒子偷偷幫你安排的呢,後來見到了那位導演,一問之下才知道,完全是湊巧了!」
不為人知的是,衛青還有一個職業演員的兒子叫做毛孩,就是因為《炊事班的故事》中的小毛一角走紅的那位,目前是空政的軍職演員。
見提到了兒子,老人一臉的驕傲:「我是不想麻煩他,這孩子更不容易,快三十了才算做出來一點名堂,目前正處於事業上升
期,我可不能給他找麻煩!」
「有一點我一直在好奇,毛孩是他的真名?」為哄老人開心,金溪善在故意把話題往老人喜歡聽的上面轉。
「哈哈哈,這三十年我解釋了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回了,他老爸就像毛,是他的孩子,所以乾脆就起名叫毛孩了!其實我真名並不叫衛青,我爸是老紅軍,一直反對我演戲,他現在都八十多了,我不想惹他生氣,就用了化名,沒想到現在居然也演出點兒名堂來了!」
「你13歲便參軍,成為一名文藝兵,演戲的天賦也是跟入門的基礎密切相關的!接觸得早了,就更知道平時的觀察生活了,這種經驗累積了好幾十年,一旦爆發出來可不就是了不得
嘛!」
劉清山和金溪善沒稱呼她「您」,是老太太自己的堅持,她始終認為自己就是個群眾演員,哪有大明星對群演使用尊稱的。
「是啊,」衛青感慨道,「雖然沒有正式接觸過專業表演,但在我心裡,一直是有一個表演夢的這不,自打演了戲,我的抑鬱症也徹底消失了。所以現在我老爸和我那口子都不怎麼管我了,生怕病再找回來呢!」
劉清山哈哈大笑:「你願意幹這行,以後我就多給你找活兒幹,直到你感覺身子骨不能適應的那天!」
衛青滿面紅光地點著頭,她心裡有數得很,能靠上劉清山這條線,甭說是她了,說不定連毛孩也能沾上光。
果然,劉清山自己就主動提到了這個話題:「毛孩哥的情況我瞭解,前兩年他就是為了照顧生病的你,才耽誤的三年沒有拍戲,甚至拒絕了後來《武林外傳》中的燕小六一角,自此錯過了事業發展的關鍵期。不過沒關係,他才三十出頭,以後有的是機會!」
毛孩的能力是有,但個頭太矮了,官方的身高才一米***,可以想象實際身高還得矮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