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神來之筆的生孩子鏡頭(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個咖啡細節不動聲色地貫穿全劇始終,剔除它看似並不影響故事的主線。
可恰恰是類似微妙的小細節,讓兩人的愛情有了日常的質地。
累積起日常的,還有種種常見的矛盾。
一開始是夫妻倆出身差異、文化程度懸殊導致的夫妻矛盾。
後來又是姑嫂、親子、鄰里等之間的矛盾。
但《父母愛情》並沒有陷入以往年代劇或家庭劇「婆媳矛盾」「姑嫂衝突」「妯裡鬥法」「兄弟反目」等惡俗狗血的窠臼。
所有矛盾都是細碎的累積,它們也終究是細碎的,很快便又化解到生活中去了。
因此,雖然安傑與小姑子江德華,一開始隔三岔五也會有一場小衝突。
但它給觀眾能帶來的不是「家鬥劇」的緊張和憤怒,而是我們日常所見的因為觀念和生活習慣不同引發的矛盾。
它讓人左右為難又哭笑不得,但底子都是愛,最終又讓人釋然。
這個家庭樣樣都有,誰也不能要求他們免俗,但再怎麼樣,那都是人民內部的矛盾。
本劇的重點不在這些「家鬥」,而是非常好玩的這麼一家人,如何吵著、笑著、欣欣向榮地度過了幾十年。
日常感和真實感是觀眾接受一部劇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劇集表達的意圖才得以可能。
《父母愛情》打動人的,是劇中的父母愛情。
這部劇沒有將父母的愛情唯美化了,甚至一開始父母的愛情是殘缺的。
像安傑和江德福,都
不是完美的人。
在那個年代,安傑是出身不佳的資本家小姐。
江德福雖然擁有良好的社會地位,但他文化水平不高,形象一般,還離過婚。
兩人結婚時,江德福是出於愛意,安傑並不盡然。
喜歡浪漫、具有文藝情懷的她,起初看不上大老粗的江德福。
她選擇江德福,或多或少也有一種功利需求,透過婚姻幫助整個家族擺脫資本家的身份,給安家帶來社會地位的改變。
只是完美的愛情,並不是因為它有一個完美的開端,不是因為愛情中的兩個人是完美的,而是兩個人因為愛對方,一點一點地成為對方需要的更完美的人。
《父母愛情》的難能可貴和真正動人之處在於,它為觀眾呈現了這一過程,呈現了一個原本並不完美的愛情,是如何在兩個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慢慢變成完美愛情的。
像組織一開始礙於安傑的身份,並不同意江德福的婚事,但江德福為了與安傑結婚寧願脫下軍裝回農村老家種地,也不惜放棄晉升的機遇。
婚後他努力遵循安傑的生活習慣,乖乖地當起了「三洗丈夫」。
而安傑雖然是資本家小姐,但傲而不驕,在嫁給江德福之後,種種家務活得乾淨利索,很快就適應了妻子和母親的角色。
為了江德福來到偏遠荒涼的海島,並適應了艱苦的海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