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佛門弟子周楠(第2/3頁)
章節報錯
丈夫和兒子接連出事,原本平靜富足的生活,因為駱士賓的再次出現而千瘡百孔。
她作為一個弱女子、家庭主婦立刻就崩潰了嗎?沒有,日子依然要過下去,而且要過得體面,有尊嚴。
喬春燕大年初三夜裡被曹德寶鑽了被窩;
孫小寧明知周秉昆是有婦之夫也依然獻殷勤;
吳倩表面
識大體,當週秉昆想要把房子收回去時說翻臉就翻臉......
鄭娟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明事理識大體,如果鄭娟長在郝冬梅那樣的人家,也會成為下一個更出色的曲書記。
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妻賢夫禍少,即便是秉昆後來鋃鐺入獄,也是表現最好深得獄友們尊敬的那一個。
這一方面是幾乎所有犯人都以為秉昆是被人罩著的,但另一方面,是犯人們驚異於探望秉昆的朋友之多。
犯了事的人還有這麼多朋友常到獄中看望,他們相信這樣的人可交。
如果不是這些朋友,尤其是鄭娟探監探得勤,估計以秉昆多愁善感的性格,入獄沒幾年就崩潰了,更別提被當作先進典範提前出獄了。
這也是為何在接到周楠見義勇為、在老美離世的噩耗後,鄭娟顯示出驚人堅強的原因。
她在老美的表現更是令親人們刮目相看,同時也獲得
了老美那邊人的敬重。
在周楠的追思會上,鄭娟這樣說道:「作為母親,一個文化程度很低的華***親,我對兒子唯一的教育,就是希望他長大後是一個好人。如果他竟然不是一個好人,那麼不管他多麼出人頭地,都會讓我傷心。」
「現在,他用行動證明了我的希望沒有落空,我有多麼悲傷,同時就有多麼欣慰......」
鄭娟站在臺上講話時,只流淚,沒有哭,甚至沒有抽泣一聲。
她的樣子那麼鎮定、那麼從容,參加追思儀式的師生們為她鼓掌。
那是不同尋常的,是情不自禁的,他們甚至不相信眼前這個粗服亂髮、笨拙淳樸的家庭主婦能說出這樣一番話。
鄭娟拒絕十萬撫卹金時也很平靜,她對前來勸阻的周蓉和冬梅說:「咱們並不是來祈求同情和憐憫的,是不是?」
在她的認知裡,她只是來接楠楠回家的,其他的都不在她的考慮範圍內,秉昆同樣也是這樣想的。
他們都是懂楠楠的,楠楠這麼多年因為自己的出身,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和屈辱。
他們要告訴所有人,楠楠身上的烙印與他自己無關,他是如此的清清白白、高尚純淨。
最終,鄭娟和秉昆決定將周楠的骨灰安置在了弟弟光明所在的普陀寺,這大概是這個苦命的孩子最該歸屬的地方。
碑文上寫著:佛門弟子——周楠。
陪同鄭娟一起到老美處理周楠喪後事宜的周蓉
和冬梅,都無法理解鄭娟的決定。
要知道此時的秉昆剛剛出獄,夫妻兩人都沒有工作,一家人還住在破敗不堪的光字片老房子裡。
唯一的兒子周聰也到了適婚年齡,他們是多麼需要一筆錢來救急啊!
也正因為鄭娟的義舉,周秉義和周蓉開始反思自己多年來對待家人的態度,尤其是對待鄭娟和周楠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