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媛媛點點頭:「是有意思多了,連我這麼懶的人,都被撩撥起了興致!」

李光洙的舔狗模式瞬間開啟:「媛媛姐,你想得到哪一種超能力就悄悄跟我說,豁出去淘汰了,我也得想辦法幫你得到它!」

對於這個人的死纏爛打,高媛媛表現出了一個合格藝人該有的素質。

既沒讓李光洙尷尬,也沒讓劇組為難。

這麼從容的應對方式,一點也沒有首次參加綜藝的生疏感。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為了宣傳新片,訪談類節目她還是參加過的。

好幾分鐘後,那位副導演才走回來,「根據綜合資訊,我們這兩組的拍攝是最成功的,因為有人已經把劉先生的部分歷史典故的解說畫面傳到了網上,不僅華國觀眾一片盛讚,連寒國那邊也反饋極好!」

能在網路傳播這麼快並不奇怪,單就劉清山的清山吧就遍佈世界各地。

其他關於他的主題版面就更多了。

&nan也有屬於自己的粉絲群體,都是專業的版主在管理。

劉清山同樣沒感到驚訝,「我的言論只涉及到了與京都相關,當作故事聽也很有意思,何況還都是有據可查的真實性居多。」

他轉頭望向了金溪善,「目前我跟國視合作的一檔講歷史的節目,就是以三國為藍本,但不是《三國演義》那種沒多少歷史依據的,而是引經據典的細品是非功過,總結成敗得失。如果這

檔節目的收視率良好,就能說明我之前的思路是對的!」

這番話未免沒有廣告的嫌疑,但他深信這檔節目還不敢在後期剪輯裡去掉。

而且三國的影響可是全球性的,這可不是誇張。

本來這段華國的歷史,就隨著《三國演義》天下知名。

近些年更由於一些三國題材的電子遊戲的廣泛流行,讓歐美的年輕人也逐漸熟知了這段歷史。

尤其在東亞,比如小島國、寒國,民間影響一點也不比華國弱多少。

他跟國視合作的這檔節目,若是能如同電視劇一樣被海外市場引入,那麼他在內地的電視界地位就牢不可破了。

金溪善當然事先知道這個專案,也明白此時劉清山的用意。

馬上裝作不知情地幫著鋪墊:「三國的故事我小時候就聽過,我爸爸甚至收藏了兩種版本的《三國演義》。什麼時候你也成了這方面的專家?」

「記得去年我有段時間常往國家圖書館裡跑嗎?就是利用那段時間惡補了很多的歷史知識,那個時候就有這個想法了!」

李光洙也看出了門道,「我最近就一直在玩三國群英、三國殺遊戲,即時國戰、跨服PK我一樣也沒落下,一些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我張口就來!」

那位副導演自然也不願意甘於人後:「等劉先生的節目上線了,我就建議李部長向MCC提出引入審議!」

寒國的綜藝界是導演中心制的製作體系,往往比編

劇更具有話語權。

儘管在節目引入問題上沒有直接的責任和義務,但跟劉清山參與制作的專案就非同尋常了。而且他為什麼要在節目裡提到這件事,不就是打著讓寒國引入的主意。

海外節目播放版權的引入只是小錢,若由跟他合作過的導演主動提出來這樣的交換方式,自然將來得到他節目策劃的可能性就有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