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突發情況(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此同時的1999年,唱片機構SoRock在石門市創立出版了有聲月刊雜誌《我愛搖滾樂》。
它雖然不是國內第一部專業的搖滾樂雜誌,卻是公認的內容最具深度、權威性最高、行業資訊最廣泛的專業刊物。
該雜誌的創刊,極大地鞏固了石門在搖滾樂圈子裡的地位。
那時候的石門搖滾風氣極其興盛,來自五湖四海的搖滾音樂人匯聚此處,一起追逐夢想,燃燒青春。
當時就是下午排練時的那所藝校門口的假日琴行,是來到這座城市的搖滾音樂人們***活動的據點。
它就像一座大型的音樂沙龍,包容著五花八門的搖滾樂手。
許多人在這裡尋獲前路、成就事業,也有很多人在這裡走投無路、陷入迷惘。
他們在這裡交流心得技巧,締結愛情友誼,爆發矛盾衝突,或者只是簡單地擦肩而過,互不往來。
那時這裡被稱為華國搖滾樂的黃埔軍校,它見證了華國搖滾樂的起起落落。
同一時期,許多本土搖滾樂隊開始在這裡嶄露頭角,比如《我愛搖滾樂》雜誌的創立者之一組織的樂隊「妮可」,在當地就頗有盛譽。
所以說,這座城市的搖滾氣質一直延續至今,直到今天劉清山率隊來到了這裡,於是很多敏感的人馬上就意識到了因他到來而有可能產生的潛在市場推動力。
搖滾樂作為石門市的一塊自發成長起來的城市名片,長期以來
被當地官方有意無意地忽略。
現在官方終於在劉清山一行的啟發下,決定把這張名片拿出來,打算以此吸引客流、促進經濟、創造就業,於是才有的他們一行得到當地各個方面重視的來龍去脈。
此時的廣場內外,早已聚集了數不清的圍觀民眾。
雖然僅有下沉的小廣場需要購票進入,卻也人滿為患,到處是密密麻麻的人影。
不過這種室外音樂會的門票向來低廉,不然也不會允許使用地下賣場消費了一定數額的購物小票。
這就是本土搖滾樂的窘境最直接的體現,與那些動輒百萬出場費的流行歌手相比,來這裡表演的樂隊身價低得可憐。
即便是如此,這樣的音樂風格還是從不缺少市場的,幾乎每一次演出,也都會有外地的狂熱愛好者,成群結隊地趕來觀看。
這種盛況當然也不是普遍存在,至少二三線的小城市中,也唯有石門等有限的幾個地方才會發生。
今晚又是個特殊情況,無論劉清山、金溪善還是泰勒,在民間都有大量的忠實歌迷。
再加上《泰勒的旅遊日記》這檔金牌欄目的加持,最終導致了這裡的圍觀人數,達到了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
因為音樂會還沒開始,具體人數無法準確估算。
但從廣場周邊,乃至整個石門市的旅館酒店均出現了房源緊張的情況,就能判斷得出來,這場地下音樂會的火爆程度。
但問題也就來了,畢
竟下沉廣場空間有限,一票難求就造成了外層廣場周邊黃牛數量的猛增。
即便是劉清山一行人趕來的路上,都能不斷看到有人在高喊著幾倍票面價格的倒票情況。
這種肆無忌憚的公開叫賣,讓很多人心中不忿。
下車後瞭解到這種情況,劉清山笑著給他們說了德雲社的例子:「德雲社現在正火,500百的票黃牛能給你買到5000,你還不能跟他急,不然黃牛們會說我可以買下你們德雲社的全部門票,然後全部都拿去燒掉,讓你們在開場的時候一個人都沒有,我看你們怎麼演。你說可恨不可恨?」
「就沒有辦法管管這些人?」
「怎麼管?關鍵是你們的音樂會不是經常就有,人家可是天天有演出,能想出實名制的購票方式。你們呢?沒有任何限制票還不好賣呢,我這可不是貶低,而是實際情況,先忍著吧,等哪天天有演出,哪怕一週一場,再想辦法也不遲!」
很多人聽了後都默然不語,他們都知道,雖然劉清山的話不太中聽,可句句說到了點子上。
現實就是這麼個情況,而且人家相聲演員置一身大褂就能上臺,搖滾樂呢?
僅日常的排練就是一筆不小的花費,若在算上購置裝置的花銷,幾個德雲社都能買下來了,也不見得能有一次正式的演出機會。
劉清山看到這種情況也很無奈,本想著安慰幾句,但轉眼就被人堵
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