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是他的師哥,他的兒子將來也會是老郭的徒弟。

他還要比老郭年長十歲,出生於一個幹部家庭,父親是老紅軍,在這座城市的根底很深。

這個人打小就非常喜歡曲藝,經常用收音機聽評書、聽相聲,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後來投巨資創辦了「芙蓉館」,一心想振興日漸沉寂的傳統曲藝文化。

但創業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場館創立之初虧損嚴重,一度都靠借錢維持運營。

這個人的個人形象像極了於晨輝,同樣留著一尺多長的白鬍子,一頭黑白參半的披肩長髮,顯得藝術感十足。

劉清山對他很有好感,這一次也順便把他請了過來,自然也有想透過這次的活動,讓他在業內的名氣提升上來。

他的生意不好,其實跟他在曲藝界沒有一個具體名分關係極大,別看這個行業目前已經落寞,可裡面的規矩很多。

就像是老郭,若沒有個名正言順的師傅,也絕混不到如今這個成績,這個行業內部的論資排輩是永遠存在的,沒有名分的人漫說會遭受排擠了,其他藝人也不願意去他那裡演出,因為會受到其他同行的非議。

所以,劉清山湊到侯大師身邊問了幾句後,就直接提出了這個問題:「我看這位李館主很順眼,有沒有可能讓金先生收下他?」

不需要提太多,話說到這裡,侯大師就全明白了:「嗯,這件事由我來說最合適,等會兒你跟我一起過去說說,不過李館主自己的意見呢?」

「他那裡沒問題,本身就跟金先生認識,還是掛名弟子!」

「他若想在這一行裡幹好就得正兒八經地拜師,早晚的事!」

果然,沒多久找到金老爺子那邊去之後,老人家很痛快地就答應了:「你如果來當這個引保代三師之一,這件事就能很快成行!」

「我是引師,老石當保師,目前還缺一個代師。」

相聲演員拜師的儀式叫「擺知」,需要做徒弟的出錢,風風光光擺一場酒席,請各路同行來見證。

另外需要找「引」(引進師)、「保」(保證師)、「代」(代教師)三師,三師在今後也會跟老師一樣,對徒弟有監督管教,甚至可以代師父授藝。

其實大部分

相聲演員的擺知儀式,引保代三師都是走個形式,都是師父的同輩,而且是最親近的朋友。

至於原本設定的引進、保證、代教等功能,基本上吃完飯就忘光了,但是規矩就是規矩,流程還是有存在的必要性。

「文順吧,山子,你過去問問你張叔,看他有沒有意見。」金文聲吩咐道。

劉清山馬上找了過去,張文順一聽,同樣很痛快地就答應下來:「去跟李館長說說吧,他本人是不是還不知道?」

「連這您老也看出來了?」劉清山笑道。

「我還不知道你?只要你個人看得上眼的,就會很積極主動地提供幫助,但之前你跟李館長並不太熟我也早看到了,瞞不過我的火眼金睛!」

劉清山點點頭,轉身悄悄把李韜拉到一邊去說了這件事。

後者自然是喜出望外,顯然他想這個問題已經想了很久了。

「那你先在這裡等著,我去幫你說說,等會兒朝你招手再過去!」

此時張文順已經來到了金文聲這邊,等劉清山來到後幾方之間一商量,就算是把這件事定下來了。

劉清山這才朝一直在緊張等待著的李韜喊了過去,此時的他已經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了。

正事說完了聊閒篇,劉清山由於好奇問到了李館主個人形象的問題。

李韜聽了後哈哈大笑:「於老爺子也是泉城人,我可是他的粉絲,現在的這身打扮就是學的他老人家!」

「那你知道現在於老爺子跟我的關係嗎?」

「這個問題可能整個魯省都知道吧,而且去年過年時老爺子也回來了,跟我談起過和你的關係!」

「哈哈,那就更沒外人了!」劉清山驚訝地道,「看來我幫你沒幫錯,原來是自己人!你跟於老爺子是怎麼認識的?」

「我年輕時候想學武術的,就託人找到了他那裡,結果老爺子說我不是那塊料!剛好那個時候我在從事跨國貿易工作,後來跟老爺子的兒子有一些生意上的合作,這麼一來二去的就很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