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寒國藝人的光鮮背後(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這些不請自來的人,劉清山頗感無奈。
來者是客,哪怕不喜歡的人,到你家也要以客人的方式來對待,這是教人做人的基本。
所以迫不得已,他又讓人去其他別墅裡搬來了桌椅,好在客人們拒絕了再叫酒菜的好意,而是變戲法一般拿出來了自帶的食物。
可是劉清山心裡頭明白著呢,這些人的到來,未必沒有CC的背後支援。
但明知如此他也得笑臉相迎,誰讓他從小就接受的華國教育呢,況且來人裡絕大部分以往都處得很不錯。
果然,不需要他肚子裡再胡捉摸,CC的副社長李沇賢和節目總監崔尚宇就來到了這一桌。
金溪善朝他捉狹的一笑,「連我媽都想到了會有這個可能,你這個平時自詡智慧的人就沒想到他們的到來?」..
她說話的聲音並沒有刻意壓低,引得一些人都在鬨堂大笑。
劉大神說了:「你也理解理解我們,現在的競爭這麼激烈,也就是你們華國說的內卷,不厚著臉皮找上門不行啊!」
金溪善也在幫著說話:「寒國的娛樂業跟你們那邊有很大的差異,這邊是全民娛樂的性質,藝人也就多到了一個恐怖的數字。可市場就這麼大,寒國人口也還沒有華國的一個省多,有無數人等著開工養家餬口呢!」
劉清山點點頭表示了理解,朝鮮族本來就能歌善舞,普通的聚會都會自娛自樂一段,藝術的基因扎得很深。
寒國以舉國力量發展娛樂業,人民群眾創作熱情高,娛樂業自然發達。
城市傳媒發達,娛樂產品消費能力強,再者寒國人口密度大,都成為娛樂業快速發展的刺激因素。
所以這裡的娛樂業即使沒有全民出道那麼誇張,但從側面也說明了寒國大眾對娛樂文化的參與度非常高。
地方小人少,藝人種類之豐富、群體之龐大卻令人驚歎,所提供的優秀影視音樂綜藝作品自然也多。
如果不是大眾極高的參與度,很難想象他們能養活這麼多的藝人。
根據統計報告,目前寒國現役藝人有2.5萬左右,他們的總人口才5000萬,也就是每200人就有一個是已出道的藝人。
若再加上那些練習生和準備出道的後備人才培訓人數,這個數字就會一下子攀升到7萬之多,可不止翻了兩倍呀。
這樣計劃的話,就變成了每七八十人裡就有一個是已出道的藝人,這麼形象地體現出來,是不是很可怕?
可想而知,這裡的藝人生存條件到底有多艱難,畢竟人多粥少,市場規模卻被牢牢禁錮住了。
他們的海外市場開拓得再成功,也絕無可能再打造出一個寒國市場來,可國內的藝人數量還在以一個恐怖的數字成長。
7萬人看上去不多,可圍繞著藝人們所產生的從業人員就是幾百倍的存在了,換算起來就是幾百萬人需要娛樂專案吃飯,或許這個數字還要更高。
這也是他們的娛樂業這麼發達,卻掙不到多少錢的原因。
包括演員、歌手、模特在內的寒國藝人的收入兩極分化現象十分嚴重,上游1%的年均收入也就是在1000萬華元左右,但他們這部分的總收入已經是佔全部演員收入的47.3%了。
上游10%的年均收入為175萬華元上下,其總收入佔全部演員收入的86.8%。
剩餘將近90%的年均收入為620萬韓元(約合3萬6千華元),月均52萬(約合3000華元),也就是說上游1%和下游90%的年均收入相差324倍。..
由此可見,寒國的藝人和華國的藝人收入相比,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可是寒國的藝人到了華國,有些比華國很好的藝人還要賺得多,主要原因是這個國家的藝人確實是苦過來的,啥苦都能吃。
還有就是華國的觀眾,喜歡外來的和尚,當然和作品還是密不可分的,別人研究你的錢包,一定會搞清楚你喜歡的是什麼。
所以,金溪善走過來跟劉清山說那些話不是沒有原因的,其目的自然是想讓自家男人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可以適當地幫一幫這些人。
綜合這些,也能明白了這些客人為什麼不請自來了吧?跟個人生計密切相關,豁出去了還有向上發展的可能,臉皮薄了就只能被淪為那下游的90%了。
瞭解了金溪善的想法,劉清山的心腸也軟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