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有則是一臉的懵逼:「有拼接嗎?我是真沒看出來!」

伊蓮也是一副驚異的表情:「我也以為那是大寶哥的真功夫呢!」

「那你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會認為大寶哥能做到嗎?」葉導有意有此一問。

羅大有點點頭:「反正我是深信不疑,整部影片的氣氛起來了,尚武的框架很濃郁,之前的幾場精彩打戲都把人帶入了劇情裡來,會令人不知不覺就相信了洪師傅一定有這樣的能力。」

洪大寶望向了劉清山,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也更像是鬆了一口氣的釋然。

事實上在拍那段劇情時,洪大寶一直堅持自己做到,儘管一個動作被分解成了兩段,但以他武痴般不肯服人的性格,那一天的表現相當的執拗。

這也導致那一段的拍攝反反覆覆了長達一個多小時,最後他實在無能為力之後,才接受了劉清山啟用替身的提議。

洪大寶此時的一眼相望,就包含有感嘆劉清山的眼力之精準的意思,那時若早聽他的,就沒有那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浪費了。

但對他而言更重要的是,劉清山面對自己的固執堅持,一點也沒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而是始終在態度積極的各種配合。

沒有導演經歷的人,是永遠體會不到一條鏡頭遲遲通不過的心頭暴躁,但身為導演的劉清山卻沒有對他表現出哪怕一點的不滿,就足以說明此人對自己尊重心態了。

嚴格說來,香江的武行很多都算是江湖中人,洪大寶同樣如此,除了武痴的特性之外,重情重義也是他最看重的。

經過了這一次的拍攝,他也算是完全認可了劉清山的人品。

雖然兩個人之間有巨大的年齡差距,但由於劉清山超然於世的武力值,二人間的關係一直是平輩的,至此以後或許就有成為至交的可能了。

陪著客人們再觀看了一會兒拍攝現場,劉清山就隨著一行人返回到了申城市區,同行人裡還多出一位洪大寶。

後者的加入,是由於他還要親自跟進一下主題曲的編曲問題,因為大寶哥還肩負著整個後期的完善任務,這首歌他又聽了二十多年,沒有人能比他更有資格點評新的版本是否適合這部電影。

當然,之前的兩首歌仍舊會保留,只是展現的次數會有所壓制。

特別是那首《麒麟》,也只會出現在片尾曲位置,並沒有任何的優待。

來到市區簡單地吃了飯,一行人就來到了錄音棚。

這家錄音棚還是孫南的朋友開辦的那家,如今在申城已經是劉清山的專用棚,每每有他的錄製,整個錄音棚都會不再接待其他業務。

而且有錄音棚老闆的關係,請來的樂隊成員都是申城最頂尖的音樂人,又有羅、李兩人在,編曲部分只花了半個小時就完成了。

《滄海一聲笑》這首歌,已經有過無數版本,也有好幾十位的著名歌手翻唱,但國語版最好聽的版本也沒有超越原版的演唱。

作為原版演唱者之一的羅大有,自然就是錄製過程中最有話語權的一個,但在聽到劉清山的說唱部分後,也不敢站出來具體評價了。

此曲的曲風本身就有相當濃郁的江湖風格,並且瀟灑硬氣的一面相當明顯。

但有了他這一段帶有明顯川音的說唱部分,不僅讓那種江湖風高度契合,也另外多出了俗世煙火的一面。

歌詞部分很白話,但是穿插在滄海的主歌詞裡一點都沒有遜色。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很會畫龍點睛的操作,而且新增進去的方式很聰明,儘管有大段的加進去,卻能和前面俗世的那一面歌詞反襯了一下,既達到了效果,然後也賺了歌迷的感情分。

尤其是

「不再是窮人的頭不願看天,而是抬眼就可以看見白雲青山和嫋嫋的煙」那兩句,連被業內公認的天才詞人羅大有,都不禁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