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劉清山本身的好口碑,龐大的擁護群體,再有相當一致的高評分影評,以及影片本身的藝術性,居然很神奇地讓這部非商業性電影擁有了恐怖的票房。

並且很多知名國際影展,都在第一時間站出來邀請影片的入駐,出人意料地讓這把火又旺盛了很多。

國內的票房更是了不得,早在兩天前就突破了10億大關,目前的資料走向不僅沒有因為新年假期的過去而大幅度的降低,仍然以極小的降幅遙遙領先同期票房。

而且這個時候,亞洲地區最主要的兩個市場也傳來了好訊息,小島國和寒國均以打破海外影片票房紀錄的資料,橫掃同期上映的兩部好萊塢大片,讓世界都為之一驚。

這兩個國家的優異表現,被國內媒體大肆報道,也間接把華國人的觀影熱情小小地刺激了一把。

最重要的還是影片本身的口碑一直居高不下,在內地的幾個影評網站都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這個資料也是劉清山自己更為看重的。

專業的資料分析庫,甚至給出了它的高上座率還遠沒到最頂峰,以後會隨著長時間居高不下的專業評分,在接下來的某個週末期間,會有一個恐怖的大爆發。

因為負責分析行情的專業公司心裡有數,目前官方的支援還只體現在相對偏遠的鄉鎮地區。

這是由於該片目前正處於大火特火之際,公務包場並不適合此時大規模的加入。

之前《集結號》已經有過先例了,官方的出現大多集中在中後期整體票房回落明顯的時期。

要不就是大城市每天兩頭的兩場放映點,這樣的操作顯然是經過了嚴格的分析、謀劃之後,對於影片的支援力度才能最大化體現出來。

而且這樣的政令性舉措,業內同行還說不出什麼來,一是由於影片的質量過硬,二是主題思想跟官方想要表達的態度平行。

再就是目前為止,也只有劉清山的作品能真正走向海外,於公於私,對於這位對整個華國民族感情都有巨大激勵性的成績,不切時宜地站出來表達反對意見,得到的結果只能是被全國人民所唾棄。

這可沒有誇張,劉清山無論音樂作品還是影視劇作品,都取得了幾十年來前所未有的國際影響力,也是唯一一個真正的國際級巨星。

尤其是後者,便是早他十幾年在海外市場闖出名頭的李良傑、陳龍都沒有真正做到,後兩者雖不至於曇花一現,但在海外的影響力存在著巨大的侷限性。

反觀劉清山幾乎全面開花式的發展模式,相對照起來的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

何況他還擁有全球好幾億的龐大粉絲群體支援力度,已經形成了一種現象級的事業發展趨勢。

重要的是他才25歲,具有著無限的發展可能,這一點即使是歐美的明星也不曾擁有的優勢條件。

更別忘了,他還擁有藝人身份之外的好幾種超然於世的能力,所以他的一舉一動都擁有著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絕高話題性。

試想,內地市場再大的娛樂資本,是不是也得繞著他走,而不是站在他的對立面?

所以說,官方才敢對他公然給予一定的業內特權,不服你也可以做出這些成績來,國家照樣會

對你的今後發展有扶持性的傾斜。

至於《闖關東》的社會影響力,儘管只集中在內地,但卻得到了橫跨年齡段的追劇熱度。

尤其是在特定的幾個省份,毫不誇張地說,擁有著下到小學生,上到七八十歲年齡層的廣泛觀劇熱情。

根據媒體的追蹤報道,在這幾個省份罕見地出現了90年現象級神劇《渴望》的萬人空巷的情況。

當然差距還是相當大的,那一部神劇可是在那個彩色電視機尚未普及的時代裡,一度創下了98%的收視率,屬於永遠無法打破的收視神蹟。

據說當年熱播期間,全國的犯罪率下降了30%,「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嘆宋大成」,成為當年的一道獨特風景。

劉清山的這部劇在這幾個省份即使收視率再高,也絕不可能達到人家哪怕一般的水平,但是明顯拉高了全國平均收視率的情況還是顯而易見的。

並且自開播以來收視率仍在穩步飆升,而不僅僅是提升。

這是由於這部長達52集的年代劇鉅作,才剛剛來到劇情的高潮迭起階段,觀眾對於它的贊同聲音越來越多,好評如潮,也是最有效的助力之一。

況且劉清山參演的角色還沒有出現,儘管都知道他所扮演的是一個介於正反面之間的一個人物,但毫無疑問他會有何種表現,一直處於萬眾矚目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