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千人嚎啕的場面(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就很喜歡你的歌,幾乎所有的歌。」樸數的語氣像是在反駁。
劉清山笑了,他其實最希望對方表達出跟人爭辯的狀態,不然老是悶在心裡,早晚還得舊病復發。
「希望不僅僅是奉承。我都敢說自己的音樂創作裡,模仿的作品有很多,因為這一點我就比你強,我肯承認別人的優秀,也從不以自我為中心。或許你會覺得我有些圓滑,但我真的沒考慮那麼多,如果真讓我說一句實在話,那就是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讓身邊人生活得更好,在這方面你有些自私了!」
「好吧,每一次見到你,都得聽你數落我幾句,不過現在好像越來越有體會了。」
「數落你是因為想讓你生活得更好,你的性格說是容易情緒化太過籠統,要我認為,卻是活得太自我,要懂得融入,懂得遷就,懂得自我解脫!」
此時有人走上前來催場,樸數趕忙轉身離開,他現在最怕看到的就是劉清山,因為會嘮叨起來沒完沒了。
其實劉清山也不願這樣惹人嫌,但目前的樸數身邊就缺少一個說教的,其他熟悉的人不是唯恐他的舊病復發,就是疼愛大過了教育。
為什麼選擇了在大學裡首映?
因為今天算是點映,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首映禮。
點映就是選擇在個別的地方影院,預先放映還未正式上映電影。
與以往電影院為觀眾播放老電影不同,如今點映播放的大部分是剛引進的好萊塢大片,或是還未到首映之時卻已讓觀眾垂涎的「壓箱之作」。
而大學生這類群體的熱情,是任何觀眾群都不能比擬的最快影響力擴散方式。
同時這個年齡段,也是劉清山的粉絲群裡最成熟、最有號召力的那一層面,有了他們的熱情加入,對於影片的討論熱潮,會有難以想象的推動力。
不過為了節省支出,今天又不完全屬於點映性質,首映禮的因素也藉此參與了進來。
況且以劉清山的影響力,和他以往作品一貫優質的名聲,首映禮開設在哪裡其實並不重要。
而且有大多媒體在關注這部影片了,因而今天就是典型的內測,使用者參與創造思維的討論形式。
與此同時,故事的本身就極具傳播性,有力量的好故事,又有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提前受到關注的因素具備。
於是才有了今天的首映禮,並且一個故事到底,一條主線到頭,一氣呵成,劇情不拖拉,邏輯有先後,這些優點其實早在故事梗概出現之後就已經體現出來了。
對於這些關注的人來說,影片的核心在講「藥」,以小切口反映大民生,其實質是對社會上一部分弱勢群體的關照。
時下的很多電影喜歡從大處著手,但多是假大空式的臆想,是無病呻吟之作。
《我不是藥神》一反常態,從小處著手,以藥為引,戳中社會的痛點,把法理和情理的關係講得通透。
進而以小人物的視角講述社會問題,從而推動大的變革,這就是該片最吸引人的地方。
反觀當下的國產電影,故事拼拼湊湊,劇情支離破碎,缺乏邏輯思維。
故事講得亂,觀眾看得亂,電影就很難成為精品。
講好故事是一切文藝作品的核心,文學如此,電影也不例外。
用電影語言勾勒一個完整的故事,需要恰到好處的節奏、渲染適當的氛圍。
如此,才能刻畫出鮮活的人物,使觀眾完全融入其中。
這一點從電影開始放映不久就顯現出來了。
影片從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訪講起,神油店老闆程勇的平凡人生由此打破。
主人公從一個交
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天竺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
收穫鉅額利潤的同時,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在波濤暗湧中慢慢展開。
影片中的所有角色都是市井小人物,但恰恰是這樣一群人,擁有一種最接地氣的精神,人性中小小的善意的光芒越放越大,這種幾乎無處不在的慈悲心足以感動所有人。
得使用者得天下,屌絲者得天下。
裡面出現的每一個小人物,形象和氣質有力量,又有生活質感。
儘管該影片型別比較新,切口是一群慢粒白血病患人群,但展開卻是時下是看病難,這可是一個大話題。
與此同時,這部影片的尺度之大卻過審了,之前網上就不斷有人感慨,這本身也是創新所致。
除了現實題材、觸及敏感材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加入宗教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