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應對質疑(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老闆哈哈大笑:「換成了別人的本子,或許會有這樣的擔心,但山子的劇本不會有任何問題,你看他自打出道以來曾有過一次的失手麼?」
「但願吧,反正我心裡挺不安的,就怕給我們家老闆一貫的好名聲抹了黑!」
三人說笑著就來到了前院,早有十幾名記者擠在門口竊竊私語呢。
他們的小心翼翼裡就有對散人廬的莫名敬畏感,畢竟以他們自身能力,想進來消費一次都很難,也捨不得那筆錢。
都說記者是吃過見過的主兒,但也得分是什麼情況,能經常來散人廬消費的人,是絕不會把請客地點設在這裡的,不是他們請不起,而是這裡的規矩不允許。
何況這裡的菜品每天都是有定量的,並不是無限制的供應,很多名貴食材的供應只會留給預約的人,並不會出現在價目表裡。
遠遠看到劉清山一行人,記者們的情緒就逐漸興奮起來,他們能有資格來到這裡,都是跟劉清山或者雪域集團有良好合作基礎的。
而且即使是這樣,臨行前自家領導也是千叮嚀萬囑咐地提醒他們注意採訪態度。
就因為這些人都知道劉清山是個順毛驢,對於那種擅長耍些小心思的人,即使不會當場撕破臉,以後再沒有合作機會卻是很有可能的。
這個人身上還有相當濃厚的江湖氣,跟他打交道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把準他的脈無疑是最保險的方式。
何況他的個人能力實在太突出了,連國際殺手集團碰了幾次壁之後都偃旗息鼓了,尋常報復性的小手段又怎麼可能起到效果。
所以地位越高越能瞭解到他的一些不為人知,跟他打交道小心謹慎就成為了必然。
都說媒體記者裡面的刺頭不少,可連英倫臭名昭著的同行們都不敢拿他來說事,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因此今天得到邀請的記者們,都表現出了十足的真誠,在接下來的提問環節也少有人會提出超出提綱的問題。
但也不是絕對沒有,就像那家華新社名下的國家級媒體來的一位女記者,就提出了相當尖銳的質疑。
「聽劉先生介紹了新影片故事的由來,不得不承認的是,早在趕來之前我就專門調出來一些相關資訊進行了查詢驗證,所以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您說的這些事例裡,並沒有提到更科學更準確的統計資料?」
劉清山笑了笑:「當然會有這部分資料,既然這位記者已經做了功課,就應該理解我就是一個普通老闆姓,那種資料的來源渠道有限,能幫到我獲得的一方,已經限制了我的具體資料的透露,而是會由他們自己報出精準資料來!」
「看來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劉先生能不能透露一下,明天會是哪一家媒體首先披露出來?」
「抱歉!」劉清山沒去理會那人越來越犀利的語氣,馬上反問道,「既然你做過事先調查了,自然也能得到那些資料,為什麼不自己統計出來予
以報道?」
「我嘗試過了,遇到了一些阻力。」
「這就是了,你就是幹這一行的,而且是國家級的媒體,都不能繞過一些所謂的業內規矩,我這個藝人又能如何獲得發表的權利?」
「但您說有家媒體能夠做到。」
「時間,他們早就在這方面有過公關了,你只是後來關注著,當然不太可能搶在他們前頭把資料包出來了!」
那位女記者果然沒話可說了,因為劉清山已經暗指出來了,縣官不如現管,並不是你屬於國家級媒體就能心想事成的,前期的公關才是事情的關鍵。
既然如此,劉清山沒有權利自己曝出來準確數字,自然就可以理解了,而不是他有意地分別對待。
只是這位記者不知道的是,這種曝光權是劉清山自己爭取來的,這裡面並沒有什麼陰謀論,既然劇本能透過國家部門的審批,其中所牽扯到的事件性質,當然同樣是經過了默許的。
而後他只需要找個有點地位的明白人施加了一部分的影響,就能很容易地得到披露資料和資訊的權利。
因為這是早晚的事,等到電影上映,一切就成為了真相大白,到時候再有所反應還不如事先的積極配合。
況且這種事並不屬於人為的造成,而是制度的漏洞而已,提前有所行動對某些體制內的人來說不僅沒有錯,相反能算是有了政績,哪怕只是把這個問題反映上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