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傳祿很敏感地捕捉到了他話裡的漏洞:「能不能告訴大家,你心目中的合唱者是誰?」

他的話音還沒落下去,就有不少觀眾就喊出來一個名字。

他索性把手中的麥克風朝向觀眾席:「不如我們大家一起替他說出來?」

下一刻就是整齊而洪亮的吶喊聲:「泰勒!」

不等董傳祿再回身找向自己,劉清山連忙主動解釋。

「我的確是想和泰勒共同完成這首歌,但絕不是你們想到的原因,而是這個人就是我的簽約歌手,而且她的英文可是母語,沒有人能比她更合適了!」

「我們也是這個意思呀!你以為的又是什麼?男女之間的戀情嗎?」

「好吧,你這個狡猾的主持人,我被你套路了,無話可說!」

觀眾們在齊聲吼出「籲」的噓聲,顯然都樂於看到劉清山相當無奈的表情。

「能不能再給我們說說這個泰勒·斯威夫特?據說目前憑藉著你為她親手打造的兩張專輯,已經晉升為歐美地區新一代小天后了?」

「新專輯銷量不錯,應該已突破2000萬張了!」

劉清山的話,引起現場驚聲一片。

便是不怎麼聽音樂的人也多少會了解一些,就是成名已久的大牌歌星,數年裡想要達到3000萬這個數,也不是很容易的。

「新專輯是哪一天發行的?」

董傳祿很懂得把控觀眾心理,馬上問出了這麼一句。

「嚴格地說是在三個月前,不過她的專輯發行目前是華納唱片在負責,我只專注於作品打造!」

「好傢伙,三個月就有3000萬這個恐怖的數目,你給她的創作裡,必須都是首首經典了吧?」

董傳祿的口中驚訝可不是假裝的,即使他之前應該早有耳聞。

便是對現代流行音樂趨勢早有脫節的奉殊等幾位老人家,也立刻意識到了這一點。

也只有首首經典,才有可能迎來這種有如神話般的購買風潮,不然再是全世界發行,再是天皇巨星,也難有這種盛況出現。

劉清山含笑解釋:「不是我把自己的作品自視過高,兩張專輯裡的十首歌,也確確實實都是我的竭力之作,不敢說首首經典,至少比較符合目前的流行趨勢!」

隨即他話鋒一轉,「但更多的部分是她自己的作詞作曲,當年我準備簽下她時,她才16歲不到,就因為我看中了她自身的創作能力,在鄉村音樂的創作上,我的創作水平還不如她!」

類似評價他在海外早就說起過,但在內地媒體面前還是頭一次。

因而他的話引來好一陣的驚歎聲,因為人們知道以劉清山目前的創作能力,還自認能有人強過了他,可見那位外國女歌手還真不是個簡單人物。

奉殊撇撇嘴苦笑道:「你讓我們這些,號稱終生在做音樂研究的所謂專家情何以堪?流行趨勢是那麼好掌握的?除非是你自己在引導潮流走向,猛聽下來是你在自謙,細細一想,裡面的玄機可就大了去了!」

劉清山的話裡的確很有深意,熟悉泰勒的歌的人都知道,她目前的基本地位是老美鄉村歌手。

這種鄉村音樂風格是存在了近百年的古老曲調,也更早的大不列顛移民帶來的傳統民歌謠一脈相承。

雖然衍傳至今已經有了巨大變化,但它的歌唱和寫曲風格還是有一定之規的。

劉清山說他在這種風格上的創作能力還不如泰勒,聽上去很匪夷所思,但考慮到泰勒自小就出生在這種音樂環境裡,也就沒什麼可奇怪的了。

但他話裡的深意被奉殊理解錯了,因為只有劉清山知道泰勒的未來事業發展,還體現

在了流行音樂創作方面。

而他的所有作品均來自於剽竊,足可見泰勒是真的在音樂上有神奇的天賦。

況且他那所謂的十首歌裡,本來就有六七首歌就是後來泰勒的作品。

不過他也沒打算去糾正奉殊的說法,無法解釋的事情就選擇預設,是他一直以來屢試不爽的招式。

奉殊誤以為是他在自謙,所以才會有這番說辭,並且引來滿場觀眾的頻頻點頭。

流行趨勢的追隨並不太難,但絕不會三個月裡就有這麼恐怖的專輯銷量。

那就只有一種解釋了,是劉清山的作品在引導潮流走向,也唯有開創一個時代的作品,才能夠做出來匪夷所思的成績。

在現場氣氛略有平緩的那一刻,董傳祿忽然向奉殊問起:「奉教授,泰勒的專輯作品是怎樣的一種品質,我想您老人家也沒聽過吧?」

「這倒是實話,可不是因為我對英文歌缺乏興趣,而是年紀大了,心性懶了,腦子也越來越跟不上潮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