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不甘於被忽視的謙哥(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只有到那裡去取景,才能體現出這種典型的東北特色,而且很多山匪身處環境的取景,還就得原汁原味的長白山。
劉清山很大方,讓整個劇組近兩百號人都乘坐了飛機前往,並且還是包的整個航班。
在飛機上劉華就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山子,你說會不會咱這部劇被人視為抗日神劇?畢竟裡面的很多喜劇畫面、動作戲,以及狙擊場面的描寫,跟傳統的題材劇有很大的出入!」
不料想,劉清山還沒回答,坐在同一排的謙哥就發話了:「咱的劇換成任何一個人出演賊九都會被視為抗戰神劇,但這個角色由山子來扮演,就不再有神劇意味了,因為全天下人都知道他的真功夫!」
劉清山卻有不同意見:「即使被認定神劇又有什麼關係,這種題材也能拍成商業片,只要劇情別太玄乎,後期有情節的完整性,管他什麼風格呢!」
劉華撇撇嘴:「你這是不負責任的說辭,怎麼對得起壯烈犧牲的那麼多無名英雄?」
「那個,華哥,你這就有點上綱上線了!山子的劇本可是正劇的體現,我們的片子裡也不是隻有喜劇,還有更多的壯烈場面!」謙哥不樂意聽了。
況且這是他演員經歷上戲份最多的一部戲,心理上頗有點自己的孩子自己疼的意思。
前排的海晴回過頭來,也朝著劉華瞪眼珠子:「我看你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怎麼老說些喪氣話,自個瞧不起自個?」
劉華哈哈大笑:「身在曹營心在漢可是褒義詞,質疑我就算了,關二爺可是正面人物。」
劉清山也在跟著笑:「這句話的出處來自關二爺,但你又一次上綱上線了,誤解了它的延伸詞意。」
這個劇組一向氣氛極好,彼此間的鬥嘴是件很正常的事。
此話題過去後,謙哥忽然提到了另一個問題:「山子,以後有沒有可能給我寫個本子,我有預感,老郭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會很忙,我也總不能老是閒著呀!」
劉清山深以為然:「現在他就夠忙的了,有三個綜藝要主持,以後在小園子裡的演出可能沒有了,他沒那麼多精力,而且德雲社正是需要掙錢的時候,他的身價現在可不低!」
「是啊,雖然他出綜藝也會時不常地帶上我,但這不是我想要的活法,我已經不年輕了,也該有些自己想做的事!」
謙哥的情緒居然隱隱有些動情。
劉清山表示了理解:「想演戲,有我在就不是問題!只是得首先保證了你的本職工作不受影響的前提之下。我看過你的訪談,瞭解一點你對相聲的態度。」
謙哥這個人其實之前對相聲這一行並沒那麼執著,他的性格謙卑好「玩」,做任何事都從興趣出發,而不會像老郭那樣有時固執到幾乎非得在一棵樹上吊死。
這是由於當時相聲行業整體不景氣,不再有發展前途,導致了從小接觸這一行的謙哥有些心灰意冷,甚至不願意再沾相聲這一行。
當時連他的搭檔都跳出這一行走了,他才越發地覺得說相聲有些「無趣」,以至於對於隨
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單位安排的演出也是彆彆扭扭地上臺。
誰料透過和老郭搭檔,謙哥才重拾對相聲的激情,重新對相聲這行有了新的認識。
而老郭也發現,這個人就是天生說相聲的料子,自己在場上抖得包袱,謙哥全都接得住,並且一點都不生硬。
事後兩個人多次進行合作,到了04年,謙哥辭去了劇團的工作,正式地去跟老郭組成了黃金搭檔。
一年後德雲社火了,接到的商演越來越多,兩個人也就成了德雲社的金字招牌。
所以說謙哥之前的討厭這一行,是由於看不到發展希望了,但他對這門傳統藝術的熱愛是骨子裡的。
發展有了盼頭,他的興趣自然就重新產生,說相聲的天賦和紮實的基本功才會再無遮擋地迸發了出來。
有了興趣的前提,再加上老郭疾惡如仇的性格剛好和他的謙遜大度互補,德雲社的強大,離不開這兩個人的互相成就!
因此劉清山也明白,謙哥想拍戲的念頭並非對演員這一行有多熱愛,而是對庸庸碌碌的活著沒有興趣。
這個人並不缺錢,試想早在老郭最後一次來京都發展,貧困到連房租都交不起的那段時期,人家謙哥在京都已經有十幾套房了。
可見當時的相聲行業不景氣,對他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但他後來放棄了自己的文工團工作和其他事業,肯走回小園子說相聲,並非完全為了錢,而是天生的對這一行的興趣愛好使然。
因此劉清山給予他的答覆,也是基於這一基本點:「我認為謙哥在演員這一行業和華哥有些類似的地方,具有黃金配角的潛質和能力!這樣吧,有合適你的角色,我一定會跟你打聲招呼,但德雲社目前尚處於發展初期,還不具備在那一行當發展無憂的條件。」
「山子,你是說等我那邊的工作穩定住嘍,才能考慮這邊的發展?」謙哥聽出來了劉清山話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