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把石老師給辭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德雲社早在去年初就有了首次海外巡演,要比上一世提前了好幾年。
這當中劉清山、侯躍文同樣起到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後者的存在,讓業內的很多不同聲音不敢發出。
今年他們也有海外演出,不過大都集中在下半年,也就是天氣涼爽之後。
由於這種變化,讓侯躍文以及他的搭檔石福山,都會經常出現在演出陣容裡。
當然在平時的小劇場演出,也在逐漸成為了常態。
對於像他們這樣早已功成名就的老一輩相聲藝人來說,肯來小劇場演出,更多的是為了感受這裡的更專業氣氛。
這是由於老郭是真的在傳統曲藝的挖掘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很多在民間早已失傳了的相聲素材,他手裡卻都有收藏或部分殘稿。
而且要不是因為德雲社的異軍突起,相聲這個行業早就落寞了,甚至之前能在電視臺播出的相聲已經難聽到不忍入耳。
或許並不是他讓相聲這門藝術重新走進小劇場的,但因他而重新興旺卻是不爭的事實。
更接地氣的相聲,就應該是很多人喜歡的藝術形式,雅俗共賞,是普通人茶餘飯後的點心。
這樣的作品才能讓人開心快樂,應該能夠引起更多的人的共鳴。
藝術的標準是什麼,恐怕大家很難說清楚,即使有一個標準,但是具體到每個觀眾的欣賞角度又不一樣,所以說藝術確實是不好評價的。
老郭透過德雲社這個平臺,讓更多的觀眾走進劇院去聽相聲,特別是傳統相聲得到了很好的恢復,貢獻還是很大的。
他的最大貢獻,除了繼承和發揚之外,同時培養了無數喜歡相聲的觀眾,特別是年輕人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小劇場裡。
今天也是這樣,即便是07年的德雲社還沒有完全大紅大紫,門外守候的粉絲也不多,但終歸是出現了苗頭。
這個時候的場外粉絲還以男性為主,而且大多是二三十歲這個年齡段。
女觀眾也有,並且年齡普遍不大,不過這些人加起來也就二十幾個人的樣子。
劉清山帶著劉華來到時,特意在小劇場外面各買了一個煎餅果子。
劉華還好說,劉清山醒目的個頭擺在那裡,即使都戴著口罩,也在幾分鐘之後,就被外面圍聚的人給認了出來。
這麼大牌面的明星,居然能像個普通人一樣去買街頭的煎餅果子吃,而且還是邊吃邊走,馬上就引起了眾人的紛紛圍觀。
看到這種情況,劉清山索性把僅拉到嘴唇邊上的口罩摘了下來:「我們捂得這麼嚴實,你們也能認得出來?」
眾人哈哈大笑。
其中一個年輕人笑著解釋:「主要是Alien你的身高太顯眼了,尤其是對女孩子來說,想不注意到都難!」
「咦?你是我的粉絲?」
「是啊,是啊,其實我們常在這邊待著的人,有很多您的粉絲呢!他,他,還有她,都是你的鐵粉!」
望向這個人指向的唯一一名女性,劉清山樂道:「
像你這個年紀應該在上學吧?為了一飽眼福耽誤了學習可不值得提倡呦!」
「Alien,我都23了,公交車售票員,每天都有半天時間的,並且就住在這附近!」
劉清山點點頭,京都的公交車售票員九成都是本地人,她們的工作時間確實很靈活,甚至還有隻跑早中晚高峰期的班次呢。
「他你們認識嗎?」劉清山手指劉華問道。
「道哥嘛,現在不認識他的人應該很少了吧!」
劉華也趕緊跟人打招呼,看他表情,對被人一
眼認出來還是挺高興的。
就在此時,圍在小劇場入口處的人,早就把這個訊息傳遞了進去,第一個跑出來迎接的就是小嶽。
隨後便是孫悅那個胖大身影的出現,惹來了劉清山的調侃:「小嶽跑得快可以理解,你這身子居然也能這麼利落?」
小嶽之前的搭檔並不是孫悅,是在劉清山的側面提醒後,由老郭親自出面邀請過來的。
所以,此時的孫悅跟劉清山之前有過交流,而且站在臺階上並沒有走下來:「剛好我跟小嶽就在門後面吃飯呢,你這麼大的一個腕兒就吃煎餅?」
劉清山揚了揚手裡的食物:「怎麼,要不咱倆換換?」
剛才的那個小姑娘笑道:「跟他們換,今天中午他們吃的是滷味蓋飯,很難得見了葷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