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傳世神作現世(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泰勒只有兩天時間的練習發音,但只是演唱了副歌部分的難度還是很低的,足以保證她的吐字發音足夠精準。
再加上女人彈吉他別有一種額外的酷勁兒,因而不等整首歌結束,劉清山就知道這首歌火了。
而且是區別於之前的那首《小蘋果》的視覺和聽覺上的藝術享受帶來的認可,屬於那種對立兩分更高明的立意的爆火區別。
這種跟歌曲的融合、感悟,既是歷盡滄桑而後又笑看滄桑的許微,用自己溫厚而豐富的生命歷程換來的,也是泰勒這樣一個老外用純熟的華語發音帶來的驚喜與意外的額外加持。
無疑這首歌的深度和蘊意簡直無敵了!
因為它如何把遠方念想的詩意帶回眼前,如何把人生從一條激越奔流的小溪,活成一條寬闊平和的大河,以音樂的形式走進了聽者的身心裡面。
他們的歌聲背後的整個人生,更是這條路上無比珍貴而難得的激勵。
這首歌的魔力就在於,就算是味精撒得再多、烹煮得再粗製濫造的雞湯,經由許微這位越來越充滿沉穩佛性的老和尚一念叨,都能起死回生,讓人心甘情願地甘之如飴。
雖說泰勒的和聲在裡面只起到了一個點綴的作用,但由於她的加入,讓這首歌帶來更大的流行空間,同樣也是顯而易見的。
也算是給了聽者一個出其不意的契機,再結合許微本人這些年用歌聲陪伴過的溫暖與感動,就是劉清山執著地認定此歌一定大火的原因所在。
隨後是許微和他樂隊的退場,泰勒則繼續留在臺上,演唱了她那首最讓華國人熟知的《LoveStory》。
這首歌是她第二張專輯的主打歌,也是首次在華國內地發行的推廣曲。
有它能獲得老美鄉村音樂學院獎年度最佳音樂電視獎,公告牌流行音樂獎年度最佳鄉村歌曲的品質,在這裡能廣為人知一點也不意外。
當然裡面也有劉清山作詞作曲的影響力加成。
這首由班卓琴和吉他伴奏的中速抒情歌曲,歌詞中提到王宮、王子和公主,講述的是一個類似於羅密歐與朱麗葉般的愛情故事。
編曲中更是將傳統的鄉村音樂與搖滾樂幾近完美的結合,使得整首歌曲的樂風清新,非常適合調節心情的時候聽。
相對簡單的旋律裡只有四個和絃,卻把鄉村音樂更側重於敘事的風格完美地跟搖滾樂結合在了一起。
利用故事的發展,加上適當的感情渲染,讓聽眾產生共鳴,也同時開創了新的流行音樂形式。
之前的敘事型音樂最早出現於古典主義時期,當時的作曲家用純音樂記錄自己身邊所發生的或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
現在,時代不一樣了,除了純音樂以外,很多事情是需要言語來表達,這樣會顯得更清楚明瞭。
這首歌的出現不能說是開創性的,但起碼是最出名的一曲,所以將它概括為開創了新的流行音樂形式,一點也不誇張。
況且這個論點來自歐美英文語境的音樂點評家,屬於世界範圍內的主流音樂發聲,不容人再有質疑。
泰勒的聲音本身也很有特點,特別是她對於力度的掌握,重而不沉,輕而不飄,多一分,少一分都會削減音樂的表現力。
這股力道剛好合適,配上前奏的尤克里裡音色,屬於她個人的音樂風格也正是由這首歌開始的。
最令人驚喜的是,儘管是一首英文歌,居然在她演唱時觀眾們裡合唱聲音響徹一片,這一點尤為讓泰勒滿心歡喜。
接替她上臺表演的是金溪善,以一首成名作《泡沫》再一次炸翻全場。
這樣的演出效果如何
不讓現場觀眾,以及參與錄製的電視臺方心花怒放的同時,心下更是一片震驚呢?
如此效果,就等同如一張專輯裡的所有歌曲都具備了主打歌的品質,放眼華語歌壇,又有誰能做到這麼恐怖的現場效應?
更不能忽視的是,今晚的演出只是一場街頭表演,既沒有大型演唱會的相應配置,也沒有任何現場修音手段。
如此簡陋的演唱場合,居然能演繹出錄音棚裡的CD音效,只能用演員們的貨真價實的個人能力才可以詮釋。
實際上帶給人的震撼感最深刻的還是現場的那些業餘歌者們,今天才算是真正見識到了絕對實力的存在。
同樣的演出環境,人家卻演繹出如同錄音棚裡的完美音樂效果,所以說這些人的成名立萬不是沒有原因的。
接下來是龐克兄弟的出場,他們會連同金溪善演繹劉清山「創作」的那首英文電音神曲《vtory》。
前面幾個聽上去簡單的鋼琴旋律之後,馬上便是電音的強烈鼓點與管絃樂的豁然響徹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