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在一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清山卻沒有長篇大論的意思,而是選擇了做最後陳詞。
“劇本你們都看了,我也就不在廢話!但需要提醒你一點,這部劇的文字版裡的某些內容,是有可能入選中學課本的。我不是在褒揚自己的文學功底,可這部劇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是偉大的,也是如今的社會所需要的。保強,你說說看,體現出來的是哪種精神?”
“不拋棄,不放棄!”
“對,不拋棄,不放棄,是軍人的精神,更是尊重人性平等的體現。不拋棄親情、愛情、友情,和它們所帶來的溫暖與安全,不拋棄所有努力創造的一切;不放棄我們心中的信念、理想與追求、應該堅持的原則,以及由信念、理想、追求與原則所換來的努力與拼搏,不放棄最後一刻成功的機會,不放棄任何成長與淨心的機會。”此處有掌聲,並且不是某位軍官的領頭,而是所有人共同的心聲。
部隊中人對他的這番話理解最深,他們拋棄了很多外在的東西,從軍營的小環境裡能更容易地探討出人性最深層的意義。
可以看得出,這些並沒有讀過劇本的軍人們,僅僅從他說出來的
“不拋棄,不放棄”的主題來,已經遠遠超出電視劇所表現的層次,而上升為一種時代所需要的精神。
這種精神其實就是一種對於工作、生活永遠不放棄、永遠向上的生活態度,同樣也是軍人素質的根本要求。
其實它是跟目前的另一部劇裡的亮劍精神是緊密相聯的,劉清山之所以把兩部劇同時推出來,就是為了讓這裡面所包含的深層次東西,給現在日漸浮躁的人文社會一個正面的推動作用。
他的最終目的當然不是意圖透過自己來給社會改變什麼,其中隱含的商業利益別人是看不出來的,說穿了他更想給自己身上披上一層防護衣,這對他身上的那些特殊能力有一定的遮蔽作用。
當然,連他的身邊人也不可能猜測得到這樣的深入目的性,他也永遠不會告訴任何人,省得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形象,被人烙上機會主義的名頭。
儘管他的骨子裡,就是徹頭徹尾的商人本質。付老為什麼肯這麼幫他?
就是看到了包括《集結號》在內地三部劇本里面所包含的意義。千萬別小看了老一輩革。
命家身上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奉獻精神,犧牲精神,以及捨生忘死的戰鬥情懷。
這一輩人能始終贏得人民的衷心擁護,並非沒有原因的。劉清山絲毫不會懷疑,如果把壽限延長跟國家的忠誠放在他面前,老爺子只可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這種矢志不渝,為之奮鬥的精神力量的無比堅定性,是後幾代人都不可能完全理解的信仰的力量。
因而,老爺子才會為了幾個劇本到處東奔西走,他認為這三部作品裡有著他們這一代人的初心和使命,是華國人歷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淬火成鋼的基本素質保證。
所以,今天的老人談性很濃,興致也一直很高,怎奈畢竟上了歲數,再有劉清山真氣的梳理,也只是體內各機能的衰老延緩,而不是真正的重獲新生。
於是在回去的路上,老爺子就靠在座椅上睡著了。劉清山並沒有使用真氣幫他紓解,而是關掉手機鈴聲,不再講話,儘可能地保持車內的安靜。
送付老回家之後,他指引著車子去了金溪善劇組所在的藝術院校。雖然只是一個專科類學校,但由於它是身處京都的好幾家專業藝術團體聯合舉辦的,這裡的教學質量一點兒也不比那幾個著名的電影、戲劇學校低多少。
甚至這裡是培養那幾家單位後備人才的教育基地,很多畢業生實際上不等畢業,已經有了接收單位。
因而能夠進入這裡就學的人,限制條件極為的苛刻,而外地生源一樣只會是他們各自的地方下屬單位的舉薦或者保送。
也正是因為這些,這裡的文化課相對不太重視,但對專業課要求極高,考核極嚴。
這是由於學生們的未來接收單位,是要經常性深入地方慰問演出的,沒有真才實學,將來站在舞臺上你要表演什麼,乾站著等觀眾把你轟下臺?
在劉清山帶著石慧來到這裡的時候,金溪善他們正在分散看來,各自跟隨著某一個地方戲的表演班上課呢。
學習地方話最好的方式除了專人指導,就是學那些地方唱腔,也往往是這種傳衍了幾十上百年的傳統藝術裡,才會涉及最純正的吐字發音。
而且按照劇中的要求,金溪善不需要把方言說得太地道,那就更少有人會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