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是沉澱而非沉浸。

因為他的聲音,隱約把人們帶入了一種老式膠片似的畫面裡,一股濃濃的回憶感不需要太多樂器來刻意渲染,就能直達心扉。

副歌部分的爆發力直抒胸臆,旋律的優美反倒成了次要的,歌詞隱隱約約吶喊出心中的孤寂與寥落,直戳淚點,才是更多人的最直接感受。

其實這首歌的原版版本也是翻唱的別人的歌,但這種老酒裝新瓶的方式徹底被艾薇兒注入了新的生命。

劉清山的這一版本,卻以一個成熟男人的角度,另行閃耀出重製附加價值的光,比原創曲更“原創”的靈魂一樣的東西。

與最常見的演繹方式不太一樣,不同於過往對感情撕心裂肺的吶喊,是在沉穩珍重地訴說著對愛人的懷念,過去經歷傷痛的自我在一聲聲問候中與當下的自我和解,跟原版相比多出來一種成長與蛻變的質感。

當然任何人不知道這種變化的,因而在他們聽來,這首歌樸摯動人的抒情,已經跟八、九十年代歐美的那種盛極一時的成人抒情撕心裂肺的那套徹底脫離了。

跟那個年代的流行潮勢相提並論,是因為這首歌裡帶有濃郁的復古意味,與目前和他有密切關係的音樂風潮有明顯的不同。

顯然此時此刻的海外評論裡,就不缺乏擁有極深厚音樂教養的人,於是在那些數不清的各式留言裡,預言劉清山的這首歌是奔著格萊美大獎精心創作的說法。

主流流行界的獎項的評審標準並不只關注質量,更要考慮那些位有資格參與評審的人的出生年代問題。

類似的猜測並沒有否定這首歌的真實品質,而是另一種極高評價之後的變異。

因而在劉清山還沒有把這首歌演唱完成,這樣的評論內容已經形成了民間的一種滾滾泛衍起來的洪流。

他並不知道正在發生的事情,接下來的《Yeah!》,就把人們帶入了另一種風格的超然炸裂的蹦迪現場。

兩首歌之間並沒有斷開,動感電子舞曲的瞬間連線上,還是驚到了很多的人,因為他們還沒有從之前的狀態裡走出來。

劉清山卻正是要這樣的效果,而且他顯然並不在乎這個舞臺的簡陋,更是隨著音樂跳起了一個人的舞步。

帥到沒朋友的舞動方式,是他從未向這個世界正式開啟的另一種技能。

之前雖說他也有過幾次舞臺上跳舞的經歷,但那都是跟女團或者假面舞團的配合,遠沒有突顯一個人時候的那麼醒目。

而且他把這個世界還沒出現的舞步,大都教給了女團來輔之以現場表演,所以很多人並不知道他還有這樣的編舞能力。

今天的表演,實際上他的動作幅度並不大,但如同迪廳裡的隨意擺動身體的情形,還是惹來了臺底下無數聲女孩們撕心裂肺般的尖叫聲。

主要是他的身材極好,身為練武的人,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無與倫比,只要踏出幾個舞步,身子再隨著音樂的律動扭動一下,就能體現出舞蹈功底方面的專業性。

況且他有過現場教舞的經驗,在這首歌的一遍主歌副歌過後的間隙,他就在一次現場教舞了。

但上一次他面對的還是很小的規模,今天這裡可是聚集著五、六萬人之多。

若是再算上廣場周邊高層建築上的那些人,估計還要多出很多來。

能否駕馭這麼大的場面可不容易,好在劉清山再一次把整個樂隊的人都拉了出來,除了鼓手米勒還在敲著鼓點,其他人都被他安排到舞臺各個方向面對著觀眾。

由他們來配合,人們的學習熱情才會更加高漲,況且樂隊成員並不擅長跳舞,各有笨拙之處的領舞,不僅帶來了更多的歡樂,也能儘可能的打消一大部分的靦腆心理。

這一次教的東西比上一次更簡單,讓觀眾們的熱情一直很高漲,甚至有很多老年人都在跟著學習。

短短的幾分鐘時間裡,摻雜著各種爆笑跟起鬨,倒是把現場氣氛營造得相當感人,畢竟是數萬人的大場面。

隨後的後半部分演唱,就徹底演變成了幾萬人的狂歡模式,只把舞臺側面的兩家唱片公司的人驚得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