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有感染力的旋律一旦鋪展開,就營造出長盈高遠一片。

金溪善的嗓音更如竹笛如夜鶯,清脆似劃破天際,馬上就讓人深陷立體空感的空餘意境當中。

她的演唱頗有出淤泥而不染,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味道,這種聲音乍聽之下比較偏冷色調,雖伸縮力不大, 但很穩定而且有特點。

配合上歌曲本身的是清澈縹緲的,一下子就把唱腔裡猶如天外之音的飄逸不定渲染出來,讓整體曲風更接近清越、靈氣、清新。

這樣的聲腔運用,能僅僅憑聲音就可觸動聽眾的靈魂,深入到內心最細微敏感的神經末梢,無數的人很快就陶醉於這個如春燕呢喃般的吟唱裡。

這還是一種逾聽逾是心驚的天賜聲音,既驚於金溪善對於流行音樂的敏銳觸覺和天賦悟性,更驚於其高超的歌藝,把聲學的各種巧妙運用地蘊藏於自然平淡中。

此等嗓音跟主流的流行樂唱法截然不同,要知道如今可是歐美風大行其道的年代,一些西方式的歌唱技藝直接嫁接過來,表現的????????????????效果只會是天差地遠。

這首《傳奇》,卻盡數展現了東方人的嗓子大多具有細膩純淨的特點,與西方人特別是黑人歌手比較寬厚的嗓音格外不同。

這類風格作品裡的語言問題不容忽視,漢語講究字正腔圓,古人對唱曲早已有云“字清為一絕”,與歐美唱法中發濁音甚至有時故意製造模糊的效果,在要求上大相徑庭。

歌曲的本身意境平淡自然,是華國傳統哲學追求的那種境界,並深深地融入到整首曲子裡的方方面面,在保持了旋律優美動聽的同時,更專注於共鳴與氣聲的融合。

金溪善今天所使用的新唱腔,既有傳統的演唱技法,又吸收了歐美流行樂壇唱法的長處,時而還借鑑美聲的技巧。

但是綜合後演唱出來的音效卻是完整統一的,各種技藝在其近乎完美的控制下,青山隱隱歸於平淡,若是細心體味,卻又是無聲處聽驚雷。

也可以理解為她的這次嗓音運用方式的轉變,是一次蛻變的成熟,愈變愈見精緻,愈變愈見大氣。

任何一個成功的歌手,美妙的歌喉是吸引聽眾的基礎,也是駕馭演唱技巧的基礎。

超凡的歌唱技藝是歌手錶現的手段,技藝越精湛純熟越能夠遊刃有餘地演繹歌曲。

音樂悟性則是歌手能否適應不同的音樂體裁,以及表達歌曲內涵的關鍵。

同樣一首歌曲,不同的歌手演繹出來意境和聽者的體會都是不同的,其實跟歌手自己的音樂修養以及風格有關係。

沒錯,如何能夠自由地運用自己的嗓音,已經是音樂修養的極高境界了,而在自由的前提下,從歌曲的表達需要出發,有所為有所不為,則是至高境界。

金溪善的體質跟劉清山的很類似,那就是無限接近於最符合天地自然,也唯有跟天地自然更接近,其可塑性才能隨心所欲。

所以說,她這種任意轉換吐音發聲的特殊方式,在專業歌手眼裡是高不可攀的臆想狀態,但對於此時的她來說並沒有多大的難度。相比於她,劉清山的體內修為更高階,任意變換嗓音的能力更強悍,只是只要他們不自己說出來,別人是體會不到其中妙用的。

兩個人相比較的情形,馬上就出現在了下一刻。

第二段的主歌部分,劉清山一張嘴就驚到了很多人的下巴,這主要來自於他剛剛演示了對於煙嗓的運用,此時換了一首歌,開口就是同樣空靈的深情裡,哪裡還找得出半點之前的影子。

他字裡行間的吟唱所賦予的情緒也更為濃烈,而此刻所特有的清澈又沙啞的嗓音,甚至較重的咬字特色,都讓這首歌曲裡那憂傷的氛圍更為凸顯出來。

《傳奇》作品本身的旋律起伏並不強烈,在編曲上又有一點民歌的味道,這與劉清山此刻演繹出來的質樸無華的詮釋方式可謂相得益彰。

於是人們聽到的是一位外表沉默但內心豐富的男子,在為他們緩緩講述的一個“愛即是傳奇”的故事,夾雜著無限的傷感與甜蜜。

自打兩年前出道以來,一貫善於駕馭各種風格且勇於嘗試的他,都有????????????????不同的好歌面世,此時金口再開,很多人已經在心裡驚呼又有一首經典之作出現了。

這個時候,舞臺上的兩個人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深情相望,或者牽手共訴,而是各自矗立於舞臺一角,連視線都未曾觸及對方。

接下來就是更能觸動人心神的副歌部分了,兩個人的聲音也首次融合在了一起,竟是神奇的交織出一種自然柔融的絕美傷情境界。

寧願相信我們前世有約

今生的愛情故事不會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