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職業演員的基本素養(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導點點頭:“還有一個問題,之前我的確曾經質疑過,為什麼要選擇香江演員,比如蔡紹芬的角色就是劇中的重中之重。但透過這段時間的接觸我瞭解到了,她的港普雖然經常讓拍攝現場的人出戏,但演戲的經驗是真的豐富,而且很懂得怎麼來團結同事,不然少了她,咱們的劇組裡絕大多是女性,裡面的是非一定少不了!”
金溪善很配合地補了一句:“女人堆裡是非多,這一點你之前缺乏心理準備吧?芬姐在這方面的確起了巨大的作用,有時候連李導都不好使!”
李導卻有些溺愛的摟著她肩膀,“溪善,你同樣表現很神奇,演技方面我就不講了,但絕沒想到臺詞部分居然沒有一點兒外國口音,都可以直接採用你的原音了!”
電視劇不同於電影,很少會使用同步收音,這對現場要求和演員要求都很高,所以基本都是後期配音。
《甄嬛傳》當然也不會例外,但李導的這種說法可是對金溪善極高的評價了。
但儘量少的同步收音只是大陸影視圈的現象,並沒有硬性規定,現在內地電視劇配音用的比較多而已,但也有用演員原音的。
如果是港劇、韓劇、美劇,拍攝時一般都是同步收音,所以一般用的都是演員的原音而不用配音。
這裡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句兩句可解釋不了。
至於為什麼說內地不敢在電影上這麼操作?那是由於電影的話,用配音那演員就別想拿獎了,在這方面國際上有共同的行業標準。能用原聲,尤其是現場收聲的,說明演員臺詞好,基本上演技也不會差。
因為臺詞是觀眾評價演技板塊裡,過去不太看重的一塊兒那是以前的觀眾習慣配音了,畢竟配音演員音色完美,語氣力度節奏能貼合角色。
所以聽起來比演員原聲好聽,有時候甚至情感詮釋得更加到位,這是技術方面的天然優勢。
在這個背.景下,如果演員臺詞都還不錯,那他們的表演基本功就相當紮實了,也就是短板都還不錯,那長板更不用說了。
之前的《知否知否》,原本劉清山是要啟用金溪善的,但正是考慮到她的華語那個時候還不太精道,所以才選了周勳。
原版《知否知否》的最大特點就是完整保留了演員的原音,這一版劉清山也不打算為了金溪善做出改變。
但好現象是最近越來越多的內地優質的電視劇,都在號召原音,這就讓觀眾聽到了演員自己的聲音。
甚至於,???????????????觀眾現在反而認為用原聲,才能說明你是合格的專業演員。
因此李導對金溪善的評價那是相當的高,直讓後者一直喜笑顏開的,看向劉清山的眼神裡都是得意。
至於演技方面自然更沒的說了,她在來華國之前就有國民天后的稱號,這樣的名氣背後,可不都是漂亮的長相原因,在娛樂業相當發達的寒國,專業素質在其中的比重很大。
況且她的觀眾群體來自於民間的各家各戶,很多人都是上了年紀的宅家一族,這類人的意識裡可沒有對俊男靚女的偏愛,所謂的愛豆一說在他們的眼裡不好使。
故而,金溪善的演技是經過了這批人驗證的,跟寒國正日漸成大勢的偶像文化關係不大。
能看到自己的女人被業內資深人士認可,劉清山的心裡當然是高興的:“在演技方面,溪善姐還是我的老師呢,所以我才敢把甄嬛的人角色交給她,這裡面可沒多少私人感情的因素!”
曾衍平在一旁提醒他:“但這樣的觀點會很普遍,即使在我們劇組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不過溪善會透過這部劇讓內地觀眾大吃一驚的,剛入宮時小女兒的天真嬌憨,再回宮後的冷靜威嚴,足以說明了一切!就我個人而言,她的哭戲我是完全沒有免疫力的,關於細節處理的細膩感,在拍攝過程中比比皆是,現在很多年輕演員看她的眼神都充滿了敬畏!”
金溪善顯然是經過過大風大浪的人,對於這種不加掩飾的誇讚很有免疫力:“有相應的職業素養不是演員的最基本要求嗎?我倒不認為這有什麼可吹捧的!”
劉清山感嘆道:“不管您二位今後肯不肯加入雪域娛樂,我的劇本還是會首先關注到你們的!但我得將醜話說在前面,原則上連口型都懶得對的念數字的演員我絕不會使用!還有整容的,太多軋戲的,哭戲要依靠眼藥水的,無故耍大牌的,哪怕進組帶著一群助理的,今後在我的專案裡嚴禁出現,我管他是誰的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