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五位大牌嘉賓(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今年代還少有這樣的明智之舉,已逐漸形成為一種有著專屬於劉清山特色的獨特鮮明的粉文化,裡面的大多數成員絕非只是簡單的追星和崇拜,還是隱隱具有了一種文化基礎和精神,這樣的粉絲現象才被社會大眾接受並迅速蔓延。
為什麼那些中老年男性粉兒跟加入這麼一個相對跳脫的群體,有一個原因很重要,那就是這裡沒有文化與經濟合謀的陷阱,成為消費主義狂歡的一種噱頭,而是有組織的信仰、自律引導之下的成熟群體。
儘管這些人的數量並不多,甚至很有些人並不情願拋頭露面,但幾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物件,之前的都把這份愛藏在心中,默默的喜歡,而當前能有一個場合可以勇敢得表達出來,並能夠符合本心的提出鮮明支援。
這種不藏著,不掖著,完全真實的表達內心的感情的方式,之前可是沒有任何的生存空間,能有一個跟志同道合的人有共同表達的場合是件很了不得的事情。
哪怕他們只會出現在虛擬的網路當中,且這種奉獻和付出,只是表現在感情表達上,並沒有金錢和時間精力上的付出,能吸引來一部分成熟群體也不奇怪。
當然了,這一些都建立在劉清山不僅僅具有藝人的高光時刻,還兼備者其他更超然的個人能力上,比如強大的武力值,比如神奇莫測的救死扶傷。
但這一切的前提又都建立在他正面形象上的不畏強權,不吝慈善上,因而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站在道德高地上的人,能得到少部分老年粉兒並沒什麼可奇怪的。
崇拜英雄是自古以來的人類心態主體,劉清山算是英雄嗎?顯然相比那些被後世人樹碑立傳的人還遠遠不如,但至少很多人如今認為他有能力做到。
能力兩個字就是他區別於其他人的最形象化認知,至少放眼近數百年,他做過的很多事都是超越了正常認知的匪夷所思。
正是由於這種群體的出現,堂堂一個正逐漸走向全國、走向海外的一家地方電視臺,才有可能專為他開闢一檔節目來招攬社會影響力。
劉清山來到的時候,演播大廳後面的候場區已經有很多大人物出現了。
這檔節目既不是完全的錄播,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直播,因為包括主辦方在內的電視播出,是跟現場有半個小時的延播時間。
畢竟這種型別的半訪談、半演出的綜藝類節目還屬開天闢地般的頭一回,誰也沒有信心保證錄製期間的不發生任何狀況,但絕不會有人會懷疑這場節目的必要性。
因為劉清山有資格擁有一檔獨屬於他的個人表演時間,就因他的擁簇者實在太多了,遍佈世界各地的粉絲群體,早已經超越了普通明星的概念。
舉辦這麼一場個人的歌功頌德般的節目,在開闢新形式綜藝節目的同時,還能獲得天價的廣告收入和轉播權,NEC的背後資本實力的選擇既合情又合理。
但其中的不確定性同樣很高,例如現場瘋狂粉絲們可能的不理智行為,有搞個人崇拜嫌疑的社會輿論,播出過程中來自市場競爭方的刻意汙衊抹黑
等等,都不得不讓主辦方加倍小心,無疑以一種延播的方式,便於隨時調整播出內容,是最佳的解決方式。
實際上,關於這檔節目的投入規模已經不亞於舉辦一場數萬人的個人演唱會了。
不過關於這一類的資訊是嚴格保密的,即使連劉清山都被蒙在了鼓裡,當然這只是他們所認為的。
因為劉清山早在沒下車時,就探識到了電視臺裡在各處隱藏的各路明星,其中就有昨天給他告別的那些說唱歌手。
其實只需感知到他們的存在,他已經全然明白了節目組的策劃套路。
但還是給他的他心裡造成不小的震動,這份大手筆也就在西方國家能夠做到,身為號稱全球娛樂之都的老美市場,具有娛樂至上的無上地位絕非空穴來風。
可他仍舊裝作一無所知,即便是連樊盛陽和隱藏在眾人身後的姜予澤,都看明白了怎麼回事,他卻仍舊一副茫然不知的清純樣。
節目組顯然在情節設定上頗費了些功夫,可能是為了迷惑劉清山,就讓他一來到後.臺便看到了五個人,三男兩女,均為好萊塢巨星級人物,而且他跟這幾位除其中一位外,其他四人都是第一次見面。
劉清山自從猶若新生的得到系統後之後,利用閒暇時候很是惡補了一下後世的電影電視內容,其中一大部分就是好萊塢的大片。
來到的幾人中,就有那位連拍了七部續集的飛車硬漢範·迪塞爾,他生來就是一張淺黑色、神秘兮兮的臉,外加一副低沉的嗓音,外型看上去像個足球運動員多過像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