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感受自然氣息(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像知道對方的心理迷惑,劉清山這才解釋:“我的人都得到過我的傳授,能在後天境界就能凝結一部分真氣,而且在探識方面另有獨到之處,之所以找他詢問,是在懷疑我們會不會忽略掉了一些表面的東西,修為低的人反而更容易感應到這些勢頭的最真實狀態!”
樊盛陽猶豫著開口了:“其實我也有類似的觀點,只是覺得過於匪夷所思沒敢說出來!因為剛才走過來的時候,我不小心踢到了一塊石頭,喏,就是那塊,它顯然是從那堆石頭上滾下來的!”
隨著他的手指,看到了一塊只有嬰兒拳頭大小的石塊。
劉清山皺著眉頭:“是不是用這種可能,石碓上的禁制力會排斥感應到的真氣,沒有真氣的人反而能輕易地搬動這些石頭?”
佔堆眼前一亮:“我記起來了,拉卜楞寺能進入這裡的人,必須擁有先天初期以上的境界,至少在我有這裡的記憶以來,似乎還從沒有先天之下的人進來過!”
接下來,不需要劉清山的指命,樊盛陽就收起探識力,彎下腰伸出手,果然很順利的搬起來一塊石頭。
劉清山哈哈大笑:“原來如此!這裡的禁制力會自動感應真氣能量,也就是說只有真氣的感應下,才會有禁制力的觸發,我們,當然也包括佔堆上師這一輩人,都忽略掉了這個最簡單的問題,而且禁制力感應的真氣氣息並不需要我們的施出,只要體內有真氣存在,那種禁制力就會被觸發!”
樊盛陽接過來話頭:“而我的體內真氣僅是初凝,還沒達到實質靈性,所以會被禁制力自動忽略掉了!”
劉清山擺了擺手:“有沒有更合理的解釋已經不重要了,我們只關心能不能搬開這上面的石頭!”
兩人說話間,石碓最上面的部分已經被搬看了不少,由於跟在師父身邊久了,現在的樊盛陽已經跟之前過慣了地下暗無天日的生活時的精神面貌大相徑庭。
做為現場唯一干活的人,他的心態卻出奇的好,還有閒心自我調侃:“師父,我還是第一次能感覺得到修為低下的好處!您說這底下會是個什麼東西?真的是植物?怎麼感受真氣也懂得挑肥撿瘦的?”
劉清山呵呵直樂:“我覺得只能理解為植物之間也有內卷,尤其是在它擁有別的同類都不具備的更豐富靈性之後,而且靈性的植物面臨著滅絕!據我所知,植物的生展也是從內而外的,如果外部的發展空間、時間、所需的水源、陽光這些無法獲取到,就會出現畸形的植物,其他這方面能力不茂盛的植物,就只能是慢慢地凋零消失。”
佔堆的心情看上去也好很多:“這樣的判斷我認為更合理,根據寺裡的相關記載,那十幾株火金藤當初被發現時,身邊還是有很多其他植物的,但隨後便被他們陸續吞噬了。”
劉清山露出了一副固然如此的笑意:“如果外部環境不能滿足自身的內部需求,內部需求想要得到發展只能從相對狹小的內部環境中獲取自身需求,這就是倒行逆施了!看來這處地下空間,在沒被發現前已經出現了殘酷的內捲過程,但這樣做的結果短期內可能挺過去,長期下去就不符合自然發展規律了,不自我封閉下去,死的就更快!”
“師父,還有這麼一說呢?”
“同類之間過度的內卷化的結果就只能是自我封閉了。就像是我們修煉者,自己修煉內功而不顧外部的發展,無論你內功修煉如何你是武藝超群也好,神功蓋世也罷,只要你於外部環境脫節了,就自然而然的會被外部環境所淘汰。根本原因還是你本身就是外部環境給予的,你只是環境中的一份子,你發展的一切必須要從外部環境中獲取。”
“這根本就沒有任何道德對錯可分,而是本質上的生存需求問題吧?”
“內部需求是根據外部環境形成和產生的,而滿足自身的內部需求又必須要從外部環境中獲取。相當於所有事物,比如道、自然、世界以及所所有的一切,都是被夾在了外部環境的中間,首先是外部環境有了空間、時間、陽光、水源、土壤等等,然後才會有了事物本身,最後事物本身又必須要從外部環境來獲取自身的內部所需。”
“我好像聽暈了,師父,您就說這地底下的東西,如果繼續這麼固步自封下去,就早晚也會滅絕?因為這不符合大自然發展中的自然規律?”
“我是在說內卷!但天以自強不息,地以包藏萬物,人以實腹靈頭,自身甘願為無根之木,無本之身,無源之水,無頭之人,有時候也是因環境的逼迫而不得不這麼做!不過下面的東西即使自我生存能力再是強大,也始終不會有未來了,所以我發而懷疑,因我們打擾了它或它們的有效生存環境,是不是合適!”
佔堆忽然高頌了一聲佛號:“劉先生的慈悲心竟是令我佔堆一時間歎為觀止,只是您的感慨發乎於佛意精髓,與你們道家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道義有些不相符合吧?”
劉清山白了佔堆一眼:“咱只就事論事啊,可別把我牽連進你們的佛道之爭當中去!再者說了,我可不是修道之人,還沒那麼六根純淨,況且儒家還有個一陰一陽謂之道思想你可別忘了!況且正說著內卷呢,你現在的蓄意挑唆,算不算是內卷的開始?”
佔堆哈哈大笑:“怎麼說著說著就急了?我就是突發感慨而已,僅僅是隨口一問,劉先生隨便一聽就好了!”
兩個人鬥著嘴,樊盛陽那邊的進度也極快,說話間就把至少十幾噸的亂石搬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