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是新店開張,按照正常的商業策略,所售商品至少會有個折扣,不管你的生意有多紅火。

劉清山也是一樣,不僅一律以八折優惠,另外每一桌在再贈送一份湯食。

道家的養生術以延年益壽而聞名,以“導引”、“烹飪”、“養生”為後世所敬仰,其中的導引行氣之術,為道家養生的一大門類,配合後兩種一起施用才稱得上養神治氣、食物養生。

因而卞連錫教授導引行氣之術,乃是經營專案之一,卻是完全免費的,其目的就是為了普及道家文化。

但他的教學是有針對性的,並非是什麼人都教,而是會選擇一些會主動徵詢養生之道的慈眉善目之人,當然以中老年人為主。

何謂慈眉善目?道家有他們的理解,是一些不可言傳的稱骨論命、六爻占卜之類的搖卦起卦方式。

但類似的術法以及方式,因為歷史原因揹負了長達幾十年的封建迷信惡名,影響力在如今仍被廣泛流傳。

所以卞連錫只會採用一些不需要任何道具的相法學術,也就是透過手相、面相來面相來推演流年運勢。

這兩種道法可沒想象中的簡單,相反具有著不亞於五行八卦的艱澀難懂,同樣是兩門博大精深的法理應用要訣。

其實劉清山得自王鴻濰的《流年經》,其實就是這一類的法訣涉及,不過遠比卞連錫所掌握的尋常古武門派擁有的道家法術要精湛的多。

而王鴻濰的經書得自於華鎣山蜀仕閣的施蓮雯,此女是卞連錫當年的外門師妹,當時她還只是一個端茶倒水的小道姑。

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道姑,卻是蜀仕閣被人滅門後的最有價值的遺留,此女不僅躲在暗處看到了兇手面目,還曾經在堆放柴火雜物的廢棄庫房裡發現了這本《流年經》。

這部經書應該跟超能造星儀的製造者有著共同的存在環境,當然在你這只是劉清山的猜測而已,他認為《流年經》是當年的修真界整體遷徙時候的遺失物,或者早就存在於華鎣山蜀仕閣,只是一直沒被人發現而已。

蜀仕閣僅擁有修真界有限的基礎類功法傳承,而且大部分精髓部分早已流失,這足以說明當年的這家道觀,甚至包括整個所謂的古武界,都只是兩千年前修真界的最外緣勢力。

或者根本稱不上什麼勢力,只是像是施蓮雯這樣的普通雜役小廝的後代而已。

這類人沒有完成的傳承就能夠理解了,曾接觸過修真資源也是有可能的,那部《流年經》說不定就是某個小雜役、小道姑的順手牽羊,又不敢公然修習,索性找了個地方藏了起來。

話題有些扯遠了,再回到卞連錫的身上。

他的名氣在民間幾乎沒有知名度,除了張家人,恐怕他目前的廣為人知,還是藉助了劉清山開辦的這個養生菜館。

但就目前來說,仍是沒有多少人會對他的道家法術有過了解,而且並不是人人都知道他現在已經是後天九層,無限接近於先天境界的武道高手。所以,在劉清山沒有在場的情況下,他出面教授導引行氣之術又能有幾個人會信以為真?

但是這一點劉清山早為他考慮清楚了,已經在他身邊安排了一位活招牌,那就是彭四海。

這位洪門總會的現任當家人,名氣在江湖上可是大的很,洪門勢力現如今的影響力仍深深影響著海外華人,或許內地的瞭解相對很少,但香江對洪門卻是聽聞很多。

但凡有點社會地位的人,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彭四海做為洪門總會的當家人,前來京都定居的事,實際上早在江湖上有了傳聞。

再加上關於他高深莫測的身手傳說,會驚動到京都當地一些社會人士是必然的。

別忘了他還有比卞連錫還要年長几歲的近百年紀,有他在散人廬擔當一位活招牌,因他而產生的宣傳效果就不僅僅是道家養生術的有效性了,還會同時帶來同樣高深莫測的神秘感。

隨意,劉清山返回來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卞連錫在某一房包房內的教學場面,白首華皓的彭四海就在依著他的教授盤膝而坐。

武者在境界達到先天之前,是不具備駐顏能力的,伸手再高也避不開歲月的侵蝕。

唯有先天境界之後的真氣加持,才能有效地讓體內機能延緩衰老,這也是為什麼經由萬年鍾乳髓改造的體質能夠青春常駐的最大秘密。

因而此時的彭四海依然有著百歲高齡的樣貌,儘管由於修為高深,體內機能遠比同齡普通人要健康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