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下三濫的手段見得多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馮導幫他說話:“這一點我證明,之前就問過他要不要大辦,他當時是拒絕的,可惜現實情況已經脫離了他的控制,總不能把人趕走吧!”
陳道升掐滅了手裡的煙,抬頭道:“山子,不關你是有心無心,玲姐的話也不是毫無來頭,該低調就低調,太過張揚了就容易招嫉恨!”
劉清山的態度很端正:“是是是,《讓子彈飛》我都不打算舉辦首映式了,不然很容易成為圈裡的出頭鳥!”
“該辦還得辦,畢竟是你的首部執導作品,裡面的意義大過了票房。”
“還是算了,我這段時間實在太忙了,兩部電視劇,三部電影,我的首張唱片還要抽空錄製!”
“你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吶!現在的內地市場,被你一氣衝下來,導致很多人都在驚呼狼來了,當然是資本方最不樂意看到的事情!”
這話倒是不假,但凡有劉清山參與的專案,其實能參與進來的資本方,都是他的老關係,比如慶煌,華影,都是傳統性質的行業大佬。
其他人並不是看不到他自身帶來的市場流量,但他自己就是投資商,別人想要摻和進他的專案並不容易。
吃不著葡萄自然只會埋怨葡萄酸,更多人對他的專案產生逆反心理也就事出必然。
只是他們在明面上不敢有太大的動作,祥東集團就是個例子,屢屢碰瓷屢屢被反噬,已經成為現實教材了。
更可怕的是,劉清山的應對方式,存在著太多不可理解性,跟這樣的人硬碰硬吧,至少目前來說還沒有人敢明目張膽的殺上門來。
而且他幾乎把國內的電影特效技術幾乎壟斷了,這也是其他老牌製作公司一直不肯站出來的原因。
同樣的技術他們是能夠透過其他渠道獲得,但需要花費少則兩倍的製作費用,這對於視利益如性命的資本方來說,沒有人願意去當這種冤大頭。
所以目前的國內娛樂圈業,內狀態是持觀望態度的,畢竟眼下劉清山所帶來的行業衝擊尚處於拍攝或籌備狀態,或許等到他的首部電影正式上映後,就會被激起一些情緒波動了。
因而劉清山說道:“我再怎麼折騰,也只是為了開拓自己的事業,這一點沒什麼可質疑的吧?好萊塢八大影業牛畢吧,面對我拿出手的劇本除了主動合作也只能乾瞪眼,況且白拿了我的心血?我自己的作品將來去衝擊他們的市場,他們即使想聯合起來阻礙我的發展,也得首先聯合那幾家拿了我劇本的公司吧?可是那幾部影片都有我的版權,我一怒之下撕毀合同,他們的投入怎麼辦?那可是十幾億美刀投資呀!”
馮導一拍大腿:“我就說嘛,你為什麼無緣無故的幫他們提供劇本,原來機巧在這裡呢!”
“國外資本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兒,看見了利益才會一哄而上,明知道我另有用意也是乾瞪眼,否則別對我的劇本如此熱心呀!換做國內市場同樣如此,你接受不了我的攪和,就只能拿出可一爭高下的作品來,其它下三濫的手段我見得多了,一旦被我抓住一個把柄,準保讓你傾家蕩產!我是年輕,可做事絕不魯莽,和氣生財才會有合則兩益,打壓、抹黑那一套對我沒用,大不了我把局勢搞亂套,撤了攤子出去發展!”
“還別說,單就目前的國內形勢而言,也只有你眼下能做到說走就走,未來的市場還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我為什麼選擇先走出國門,就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反其道行之也好,另闢蹊徑也罷,首先是建立在自身實力的基礎上,有本事你也搞首歌去衝擊一下歐美市場,或者拿出來劇本讓好萊塢去爭搶,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對於國內市場而言,我一沒破壞行業規矩,二沒拉來外部力量來侵染華夏文化,攪亂市場行情,你拿什麼理由來針對我?”
“話雖如此,可你的出現,搶去了很多市場資源,雖然這種情況還沒有真正出現,但你潛在的市場號召力,足以說明了你的即將異軍突起!”
“這沒辦法,問題又繞回了剛才的話題,市場是以作品來說話的,其實國內相聲圈出現的情況,就是這個問題的最現實體現!老郭的德雲社為什麼能賣出票去?那些所謂的藝術家又憑什麼坐擁著旱澇保收的行業地位,對人家老郭發起一輪輪的各種責難?有本事自己也去賣票掙錢,這才是正常的市場反應吧?”
“你說的這個人我也認識,聽說他跟你關係不錯,今天怎麼沒見到他?”
“德雲社正處在起步階段,今晚他們有演出,打來電話說明天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