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殺青(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清山將兩邊的關係都聯絡好,才再一次返回到劇組裡。
今晚的文戲部分完成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時間就專攻動作場面的拍攝。
這些內容也是陳龍最擅長的,劉清山只針對某些高難度動作提一些自己的建議,大多時候就負責排練時的陪襯。
昨天他手底下的那些人就趕到香江劇組了,包括陳祖名也一起來到,不過他向來對有他老爸在的場合能躲就躲,今晚並沒有出現在拍攝現場。
張家兄弟目前就是未來劉家班的主要班底,但並非是張國棟他們,而是張家的一些旁系子弟。
這些人都得到過張家的武術傳授,儘管實力遠遠達不到張家兄弟的水準,但比香江的武行們還是明顯高出了一大截。
隨後再有劉清山的一番指導,已經陸陸續續有人進入了後天低階,花拳36手更是人人精通。
這套拳法也已成為了香江和內地武行們的必修拳術,只是接受指導的程度不同,在香江也只有像是甄自建、陳龍、吳敬、洪大寶、盧輝光等少數的幾個人得到了全套的拳法傳授。
這種拳身結合的綜合套路,勝在精妙的拳術跟腳下身形步法的結合,對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做出有很大的幫助。
說實話,雖然劉清山的自身修為高到離譜,但在實際應用方面,還只是個初學者,這還是他參演了數個香江電影劇組的前提之下。
尤其是陳龍劇組,讓他見識到了太多大銀幕上看不到的專業知識。
例如一個簡單的演員被踢到失去重心撲倒在地的畫面,卻因為速度不夠表現不出力量感怎麼辦?
於是陳龍發明了全新的拉威亞手法,那就是將鋼絲系在演員的鞋後跟,在他被踢中的同時後面的工作人員迅速將他拉倒,就呈現出了十足的力量感。
再如早期的香江動作片在主角被圍攻時,反派嘍囉都是一個接一個的上來捱揍,沒輪到的就在後面擺造型。
而陳龍覺得這種設計很不合理,於是就發明了多人配合式圍攻,配上快速剪輯,就會呈現出動作非常迅猛的感覺,而這種動作設計被好萊塢導演吸收,拍出了手持攝影+快速剪輯的《諜影重重》。
這種多人的配合式圍攻,其實就是慢動作演繹多角對打的套路式交戰模式,就如同小孩子玩武打遊戲時學電影裡的慢動作,再透過後期剪輯提升換幀速度就可以了。
別小看這看似小兒戲似的改動,恢復到正常播放速度後,簡直就跟真打無縫銜接,這樣既省力又能保證演員安全的方法,自然會得到廣泛應用。
還有人飛出去砸碎桌子凳子的鏡頭拍攝,因為被鋸開的道具根本不能移動,一碰就散,而透過魚線和牙籤的固定,陳龍發明出了這種可以拿起來用力掄也不會散,且可以用魚線來控制凳子破碎時機的道具。
這些看上去簡單,卻需要豐富的片場經驗才能發明出來的技巧性質的動作,其實就是陳龍從影幾十年的大縮影。
劉清山能學到這些書本里不可能存在的東西,才敢獨挑大樑,以一個22歲的年紀,擔當執導大任。
同時這也是為什麼他已經擁有了獨立製作的能力,為什麼仍在跑劇組,擔當一個不以他為中心的角色的最主要原因。
即使他手裡已有幾部作品的導演經驗,有這樣的機會同樣會毫不猶豫地參與進來,如飢似渴的學習到各種專業技巧,可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業界經驗累計。
今天也是一樣,對一些特技幫不到的高難度動作,他才會站出來指點一二,甚至不惜敢當替身,其餘時候就是默默地圍觀,以便汲取對他而言有用的東西。
陳龍的這種攝製手法,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外傳的,尤其是在他的當打之年。
如今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他似乎看透了很多東西,很多業內秘聞也樂意向外界透露了,絕沒有因為劉清山的能力或影響力,而網開一面。
因為只要跟他接觸過,就知道這個年僅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擁有著無限發展空間。
同行是冤家一次,用在他身上才最為合適不過。
這種情形會在《讓子彈飛》正式上映之後,一夜之間達到頂峰,原因就是他能透過自身的能力優勢,拍攝出別人不可能達到的動作效果。
僅是這一條,就會讓所有的功夫片同行們深刻體會到狼來了的事業危機感,就因為他能拍攝出來的效果,只會讓其他投資商們的今後投資,對待拍攝內容有了更嚴苛的要求。
試想拋開劇本的優劣不談,一部影片裡呈現的是實戰般的動作設計,一部影片裡到處存在著吊著威亞飛來飛去的效果展示,那些投資人會選擇哪一方加入?
當然了,今後會以大爆發形式迅速發展起來的仙俠劇除外,但問題是現代動作片的實戰型動作設計同樣是大勢所趨,再沿用之前相對粗糙的武打設計,顯然已經嚴重不合時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