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界的僱傭兵在之前就不是一個正面詞彙,金錢是重要,但為了錢顛倒黑白、而且像他們這樣毫無遮掩的被曝光在大庭廣眾之下,被視作行業恥辱也就自然發生了。

這樣的記者組織的存在儘管是行業裡的共識,甚至很多不是組織成員的記者也沒少幹過類似的事情,但被人在公共場合揭穿出來就可怕了。

什麼是行業規則?那可是對沒有國家標準,而又需要在某個行業範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所制定的標準,公然違背的唯一結果就是被正式取締,不管是其組織還是個人資歷。

這種遊戲規則不管是潛在的,還是明示的,都是由一系列不成文的制度構成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規則的約束,這個行業的行為就會陷入混亂,甚至從此不再具有社會公正性。

因此,對於大多數在場的記者而言,這五個人的身份被揭穿,遠比幾個大人物的陸續顯現出來更值得去關注。

因為他們把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制度給徹底地攪亂了,而且劉清山一方拿出來的現實證據,已經細化到私下交易的電話錄音,是不容辯駁的事實。

可想而知,從今晚開始,各家媒體及其相關的從業者已經迎來了一次真正的大變革,而撬動這個行業運轉和社會影響力失衡的槓桿,就是建立在不辨黑白的刻意抹黑上。

更可怕的是,五個人手裡的記者證,均是來自於世界記聯透過聯合國統一頒發的國際記者證,好傢伙,一下子就把天底下最大的世界級國際組織牽扯進來了,這裡面的重大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至少國際記聯首先會遭受一股狂風暴雨般的信任危機,由此而衍生的寒國時局動盪,同樣存著著巨大不可預知性。

這就是劉清山以及其團隊的可怕之處,他們根本不會在意任何事件的後果,只因為他們有能力善後,也有能力撬動更多問題出來。

這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應,但相比這些問題的出現,劉清山一方是透過什麼方式來獲得的證據,也就隨之成為了問題的焦點。

但被牽扯一方應該怎麼來應對?強勢介入針對劉清山的調查?

那隻會把針對他的矛盾衝突激發至最大化,誰能保證在此過程中,他沒有采用同樣的技術手段一一記錄下來?因他而起另一場輿論風暴?

或許時至今日最感頭疼的就是青瓦臺了,在他們看來劉清山無疑就是個惡魔的化身,幾乎走到哪裡,麻煩事就跟到哪裡,但還無法針對這種事情公然發聲阻止或是推諉出去。

因為由始至終他都是被動的一方,按照常理的認知,也應該是那個幕後的陰謀製造者站出來承受一切非議,但這可能嗎?

於是乎,記者會現場亂做了一團,但唯一喜在心裡的只有劉清山和MCC。

不同於前者,MCC做為媒體平臺,透過今晚的記者會,再一次搶到了收視率的最高峰,因此而帶來的商業利益只會是肉眼可視的全面飄紅。

在商業至上的當今社會,他們才不會在乎官方的面臨壓力,金燦燦、白花花的真金白銀到手,才是最值得追求的事情。

所謂的一家歡樂幾家愁無外於此,與此同時首爾市府正面臨著前無僅有的緊張狀態,一場緊急事件才會召集起來的內部會議,正在燈火通明的市府大樓裡進行著。

關於劉清山在記者會上展示出來的證據,無疑一下子就把青瓦臺的部分決策給打亂了。

這座城市是個特別市,肩負著屬京畿道門戶的重大責任,又是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戰略樞紐,早在計劃中的副市長全壽恆被揭露出腐敗的本性,就是這個緊急會議的議論焦點。

再加上反.對.派的煽風點火,這個會議被罩上了一層濃郁的各種政務路線的紛爭博弈面紗。

這裡面又牽扯到各路人馬之間的或泣血般的血淚控訴,或慷慨激昂的陣線抨擊,或不留情面的惡語相向。

但劉清山對這些毫無所知,此刻正連續發出了數道語音提示,來提醒記者們行使現場提問的職責。

第一個站起來的,居然是他認識的那位女記者孔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