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不無得意地笑了:“之前我就是這麼想的,還有周先生的《功夫》,也是劉先生的雪域工作室製作特效,你難道不想看看?”

馬丁頻頻點頭:“周先生的《少林足球》我看過,很多鏡頭都值得去學習,聽說你手裡有一個幾分鐘的特效小樣,可不可以透露一點出來?”

周興池頗有些受寵若驚的笑道:“這沒問題,這要山子答應!”

“他們都稱呼你山子?”海倫夫人的關注點總是別具一格。

“是的,我的朋友都這麼稱呼,不過好像英文裡沒有類似的吐音。”劉青山也是趕緊回答。

“那我以後就叫你青山!劉先生劉先生的,喊起來總覺得不太親切!”

還沒等劉青山有所反應,馬丁這邊的稱呼已經改過來了:“青山,你讓人提前準備好個人資料,這次回去我不僅幫你把編劇工會註冊號,演員工會資格也會弄好!”

劉青山連忙感謝,他這是在提前佈局,尤其是劇本方面,之前的計劃就是先透過這種方式來開啟好萊塢的門檻。

劇本是好萊塢的根基所在,在其長期的實踐中,圍繞著劇本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開發體系,而這套開發體系正是值得華國影視劇本工作學習與借鑑的。

好萊塢的劇本共分兩類,一種是編劇們主動開發的劇本,他們創作完之後,透過劇本經紀或其他渠道向製片公司兜售劇本。

這種劇本通常被稱為“投機劇本”(Speculative ),稱之為投機是因為被選中的機率很低,但一旦透過,獲得的回報則是相當豐厚的。

在投機劇本之外,更常見的劇本開發則是編劇們受僱創作。

當製片人自己萌生創意,或是從別的地方發現某個值得被製作成電影的點子或作品時,便可能僱傭編劇將其發展為劇本。

劉青山選擇的方式就是第一種,而編劇工會旗下的劇本工廠,就是一種類似於網上商城的東西。

有劇本需求的製作方或劇本經紀,就會自己開啟網站搜尋,並給出看中的劇本具體價位。

不知名編劇的每一個劇本都會被埋沒的,只有給出評估價格的作品才有機會從幾千頁之後上升到前面幾頁。

並且,評估的價格越高,排名就越往前,劉青山相信自己劇本的實力,絕不會如同大多數劇本那樣永遠的不被人關注。

但有了馬丁的關注就有不一樣了,至少具有了跨越式的進展,不管他有沒有自己拍攝的想法,走入越來越多大牌導演的視線是肯定的。

如今這個人出現了,但劉青山不認為他會選擇自己拍攝,也不希望是他。

因為這部《國王的演講》同樣是未來奧斯卡的拿獎大戶,一旦歷史程序沒走偏,他的《無間行者》勢必會獲得奧斯卡大獎,再到《國王的演講》的時候,主辦單位自然不會再把同一個人的作品當做重點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