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虧損(第1/2頁)
章節報錯
面對三個孩子的照顧和家裡的土地,夢瑤顯得無力繼續支撐。清華汽車銷售公司的效益下降,只能另謀出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清華遇到曾經的客戶小彪,小彪現在做拆遷土方的轉運正需要人手,清華毫不猶豫的跟著小彪來到了工地進行考查,90年代末,正是城市煥然一新的時候,很多地方都在進行拆遷重建,清華覺得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在夢瑤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跟著小彪幹了起來。
在接觸拆遷工作的這些日子,清華深刻感受到拆遷工作要步伐一致、多方配合、協同作戰。拆遷工作不是一個人就能幹好的事情,它需要整個團體的配合,大家要有協心齊力共同完成一個目標的勇氣,要虛心向村幹部、拆遷公司人員學習,不怕麻煩,一定要多看,多算,多跑,多問,情況熟悉了,事情就好辦了。在拆遷過程還會發現,農戶與農戶間存在著不切實際的攀比,相互之間串氣,提出的問題不符合實際,有時還會至疑拆遷政策的公平性,這時我們就要以人為本,換位思考,用事實說服他們,用政策引導他們,讓他們相信,早拆、晚拆一個樣。 拆遷工作實行白加黑6+1,我在拆遷的同時也做好本職工作,雙管齊下,彈好鋼琴。今後我將更加認真學習黨在農村有關方針政策,以更高的工作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鑽研相關業務知識,吃透政策,努力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我鎮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做出貢獻。
清華本身文化程度不好,但還好在做這一項工作的時候跟領導和小彪身邊的人們鍛鍊了相應的交流溝通方式,這對於銷售出身的清華本就不是難事。
拆遷工作的工地需要大量的車隊,所以清華原來汽車銷售的時候遇到的客戶,在這裡也得到了極大的資源幫助。
由於白天城市需要運作和保持美觀,所以規定白天不能進行拆遷轉運廢棄的建築物,晚上才能透過大貨車把它們運到郊外的地方。
有時候清華白天談工作晚上監視運輸車隊,精力十分有限,現在他們正在進行拆遷的是開發區的一片土地,公司要求拆遷後還需要進行填土,需要填到指定的高度。
工作匆忙的清華和夢瑤的聯絡自然就少了,夢瑤弟弟並不相信清華做這個會賺錢,在他眼裡,覺得清華做的這件事非常不符合他的能力和水平,怕他吃虧上當,於是偷偷的給夢瑤打了電話:“姐,你在家怎麼樣?”
夢瑤:“唉,反正就那樣唄,三個孩子在家,你認為呢。”
弟弟:“姐,麗麗應該快上初中了吧,富貴的身體現在怎麼樣?”
夢瑤:“是啊,明年就要上中學了,小的身體比以前稍微好一點”。
弟弟:“哦,姐夫最近跟你聯絡了嗎?他那邊做的怎麼樣?”
夢瑤:“沒有呢,怎麼?有事嗎?你打電話來說這說那,我就知道你有事,你有什麼事就直說啊,不要瞞著我”。
弟弟:“也沒什麼大事,我就是問問”。
夢瑤:“你可得好好說說,是不是你姐夫在外面做什麼出格的事啦?”
弟弟:“沒有沒有,就是他現在吧,在做土地拆遷的事,我覺得不怎麼適合,這個風險還有些大,你看你在家也不知道他在幹什麼,你也做不了啥,要不你來這裡跟他一起吧,帶著小的兩個,大的就讓她放家裡面”。
夢瑤:“哎呀,那打工的日子可真是苦啊,我不怎麼願意來,我回頭問問他最近到底在搞什麼鬼哦”。
掛掉電話的夢瑤立即給清華打去了電話:“聽說你最近有了新工作?”
清華:“對啊,我覺得汽車銷售掙不了錢,我現在和他們做拆遷這些工作,自己包過來請車隊轉運,不需要給別人打工,自己做老闆,你看多好”。
夢瑤:“你呀,就是心太大了, 我們堂堂正正做人,實實在在做事”,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果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就要在腳踏實地的基礎上,從小事做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收穫到成功的果實。如果投機取巧,或少了恆心的話,那麼我們將與成功無緣。 如果說走路要“腳踏實地”那每個人走路時都是這樣的,不僅如此,做人也要“腳踏實地”,而那就並不這麼容易了。要學會“腳踏實地”這其實和我們小時候必須學會走路是一樣的。要透過不斷的努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這種理念的人是非常可敬的,我們要明白,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我認為,一個人若想獲得成功,就要腳踏實地,不斷努力。因為,我堅信,腳踏實地是成功的基石,只有踏實本分的人,才能將本職工作做好。”
清華:“我也是希望我們生活能有所改觀嘛,繼續做汽車銷售的話,回頭可能維持這一大家人的生活都有些難了,你說了那麼多,我知道的,我也明白這些道理,我做事自己有分寸的”。
夢瑤:“現實生活中,人人都有夢想,都渴望成功,都想找到一條成功的捷徑。其實,捷徑就在你的身邊,那就是勤於積累,腳踏實地,積極肯幹。我們面對學習也同樣應該採取腳踏實地的態度。如果總想透過投機取巧取得好成績,一次兩次或許可以,如果妄想每次都能成功,那顯然是行不通的。總之,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不能想著不費氣力就把它做好,而應該像故事中的跳蚤一樣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去奮鬥拼搏。與其冥思苦想如何去尋求捷徑,何不紮紮實實、腳踏實地地去做好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