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野孩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90年代時期,在計劃生育嚴柯的廣大農村裡,到處都是野孩子,這裡的野孩子包括了“被遺棄的嬰兒與父母去世或則父母外出被留守在家的孩子們”。
即使計劃生育政策宣傳力度空前增大,但受到廣大沒有文化教育的人們還是無力改變傳統重男輕女的思想。
人們甚至如上演抗日戰爭時期的游擊戰一般與計劃生育管理進行周旋,最終僅僅是為了生育兒子。
麗麗所在的村莊也是如此,每年都有部分年輕夫妻為了能生育男孩而遠離家鄉外出務工,那個時候他們去發達地區務工的薪資是及其低下的。
麗麗最好的小夥伴紅紅,路路他們父母沒有離開家鄉,但是她們父母其實也是希望有男孩子把比她們大的二姐遠送給她人的,也是希望多一個獲得男孩的機會,但是生了路路和紅紅還是個女孩子他們才選擇放棄。
當時他們選擇放棄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紅紅與路路的父親都不是家裡單傳,家裡弟兄已經有男孩子,所以父母不會給她們更大的壓力,而且這樣的家庭人均耕地會極少,如果人口過多每年上交國家“公糧”以後,便不能解決溫飽問題。
麗麗們父母這一輩的人雖受的教育不多,但是他們重男輕女思想更多的是在上一輩的枷鎖上形成的,所以麗麗母親也是在這樣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離家遠行丟下年幼的她在家的。
南方的10月,晝夜溫差很大,這個週末,麗麗的奶奶準備帶著麗麗來到村裡西邊的長輩家“燒蛋”,因為奶奶信奉經常給孩子燒蛋孩子就能健康平安的成長,已經小學得麗麗雖然已經上學,但對“燒蛋”沒有更多的認識,反正奶奶怎麼安排,她怎麼順從。
晚上,奶奶準備帶著麗麗回家,回家的路上天已經黑透了大地,伸手不見五指,好心的長輩送了她們竹竿“用來照明”。
回來的路上會經過村西人工搭建的一個小石廟,由於從跟著奶奶以來,奶奶時長會講述一些石廟和鬼神的傳奇,每一次麗麗看到這種地方,她都十分害怕。
她緊緊拉著奶奶的手,不敢四處張望,突然,她們聽到了小孩的哭聲。
麗麗心想,這不是鬼吧,咋辦呢?奶奶說:“我們去看看吧,也沒看見有大人同行”。
走到石廟前,發現了一個用陳舊衣服包裹著的嬰兒,身上還有乳黃色的胎脂,還有斑斑血跡,而且還沒有結痂。
這一看就是剛出生被遺棄的孩子,奶奶欣開衣服一看,是個女孩,可是已經那麼晚了,看著孩子身上單薄的衣服,如果不把她抱回去的話小女孩肯定會被活活凍死,可如果抱回去又怎麼辦呢?不抱回去這石廟周圍的野獸又會對她怎樣呢?
麗麗與奶奶琢磨了半天,奶奶最後決定把小女孩抱回去,回到家以後,奶奶對小女孩進行了洗漱,保暖,餵養。麗麗想到了2年前,她也是看著妹妹被這樣護理的,這兩年都沒有看到媽媽,妹妹,她真的想她們了。
第二天,姑爺來了家裡,姑爺認為奶奶不該抱回來,因為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沒想到奶奶說:“拿去你們養啊,你們正好差一個女兒”。因為姑爺家只有一個兒子,生了兒子後姑姑就決定結紮了。
姑爺:“算了,養不起”。
奶奶:“有個姑娘很好的。以後老了有人心疼誒”。奶奶就是希望姑姑兒女雙全,可是姑姑姑爺堅決不想再要一個孩子。
姑爺:“對了,集市上老王家一直沒有孩子,他們家經濟條件很好,孩子跟著他家不會受罪,應該會當親閨女一樣對待”。
奶奶:“你們確定不要?確定不要就算了,那你們去找一下老王家”。
飯後,姑爺騎著摩托車去了街上,後來,老王和他媳婦來家裡把小女孩接走了。奶奶感嘆到“唉,這條命,總算有安置的地方了,還好抱了回來,救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