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是,規則都是由大國制定的。

而星區之間相鬥, 還是要有所講究,不能過分。

所以,李行舟無所畏懼。

外界的制裁,李行舟不做理會,其實發起制裁的星區數量也不是特別多,還有很多星區保持中立的。

但元武星區內部,李行舟則是準備進行變革。

之前,李行舟巡視星區,花費很長時間,幾乎跑遍了各個地方。

有的時候是明察,但更多時候是暗訪。

因此,李行舟對元武星區的情況有著比較深的瞭解,大致知道要從哪些方面下手。

實地調查, 很重要。

若是一切情況都透過下面彙報來了解,那大機率要被矇蔽。

編造資料, 避重就輕, 各種方式太多了。

下面都習慣報喜不報憂, 愛邀功勞不想擔責任。

除非是要錢的時候,這種情況要哭窮。

李行舟跑一圈後,對種種情況,心中瞭然。

元武星區,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積累很多問題。

之前納德在任之時,根本無法改善。

還是因為實力不夠,下面的人不聽他的,即便納德想改,那也有心無力。

不過,李行舟上任後,一切就完全不同。

他說話比納德管用多了。

星區要發展,其實可以照抄國家那一套。

無非是經濟、政治、軍事,三大方面。

經濟是政治和軍事的基礎。

政治和軍事是經濟的保障。

三者相互相成。

這三方面,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以李行舟現在的境界,學習速度很快,稍微研究一段時間就成為了這方面的專家。

再加上,區主府中有許多專業人才,不僅精通理論,也經過多年實踐。

當然,現實是複雜的,理論指導實際,終究會有偏差,需要不斷調整。

隨著李行舟意志推進,整個區主府都動了起來,一些有異心或是沒能力的人被撤換下去,換上新的實幹人才。

同時,一道道政策制定出來,從區主府發出,輻射整個星區。

但,在這一步,立刻就遇到了阻礙。

區主府要改變,但地方卻不一定配合。

各地,各個機構,各個公司,各個星球上的生命種族,都有著自己的利益考量。

區主府制定的一些措施,觸動了地方的利益,自然讓他們積極性大受影響,響應熱情不高。

雖說不是直接反對,但也是拖拖拉拉,出工不出力。

很多時候,是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