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觀影,電影名不能換(第1/3頁)
章節報錯
自從去年院線改革後,全國便建成了35條院線。
這其中,跨省市的院線有15條,影院數則為1106家,銀幕數則為2197塊。
這樣的影院規模、銀幕數,顯然是遠遠無法承載當下,內外引進、生產的近兩百部電影。
另外一個事實就是,在實行院線制改革以來,80%的票房集中在20%的院線制影院,而80%的傳統影院,只佔20%的票房。
導致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就是,院線與其中小城市的影院成員之間,大都以供片為紐帶。
中小城市院線成員雖然可以獲得部分商業電影的首映權,但在資本運作方面,卻無法獲得所屬院線的資金支援,沒錢買複製放映當下最熱的電影,以致逐漸喪失競爭力,而無奈退出電影市場。
關於這一點,陳昕早在去年便看出了商機。
他沒有錢建設影院,但是卻可以透過其他方法聯合、組建一個新院線!
譬如,透過總公司資金支援,為某些小影院提供複製等等。
今天請到中影來看片的六十多人,絕大多數都是院線制影院的經理和老闆,只有個別是大城市大獨立影院的老闆。
至於三線城市,更小的城市、縣市院線,實在是顧及不到了。
陳昕並沒有坐在影廳裡跟這些院線老闆、經理們觀影。
他已經過幾十遍了,對於每一個鏡頭和細節都記憶的清晰無比,再看都會有不良生理反應了。
此刻,他正坐在影廳的放映室的辦公桌前。
他面前的是兩沓厚厚的調查表,其中一沓是已經填寫過的450張試映調查表;另一沓是新表格,待會將發給這些院線經理來填。
450張試映調查表上,並沒有多少複雜的東西。
最醒目的是五項打分,劇情、動作、演員、畫面、音樂,以及另外根據電影設定的十個判斷題,還有最後填寫個人意見和觀點。
三場試映抽選的都是京城各階層的年輕觀眾,他們都是喜歡動作電影,或者對陳昕、吳景、文卓、周訊等主演抱有好感的普通觀眾。
這些人中,大多數從一開始,就對這部電影抱著友好和期待的態度。
所以,他們的打分自然都帶有個人主觀色彩,並非完全客觀的。
即便如此,對電影高達9.2的打分,還是讓陳昕十分的高興。
就算扣除10分的好感分,那電影也有8.2分。
何況這些人裡面基本沒有他和各個主演的腦殘粉、唯粉,所以若是電影公映後,那至少是可以保住8.2分的評分。
這樣的評分,口碑肯定沒問題,那就可以長線放映,不用擔心院線幾日遊。
下面黑著燈的影廳裡,影院經理們過上一會,就會發出一點響動。
或是因為影片裡的精彩打鬥,發出吸氣呼氣的驚歎;或是因為丁修那種‘這個姑娘很潤’類似相近的冷笑料發出的陣陣笑聲等等。
陳昕坐在放映室,透過觀察窗,緊緊關注著這些院線經理的反應。
這些人雖說閱片無數,對各類影片鑑賞力完全不同於普通觀眾。
但他們也是屬於觀眾的一個群體!
他們的口味更刁鑽,對電影的品質要求更高。
那若是電影能讓他們喜歡、震撼,那電影上映後的表現肯定就會更好。
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三十米長、十米寬的大福船上,隨著沈煉利用甲板上灑落的滾木,躍起在起空中,連踹五腳,把費英東踹下大海,100分鐘的電影結束。
隨著字幕出現,彩蛋播放,電影廳的燈光亮起,六十多位院線經理、老闆都是意猶未盡,聽著片尾曲,繼續坐在位子上看著。
很快,十幾個兼職大學生進去,就把調查表和筆發了下去。
陳昕也不再耽擱,從放映室走了出去。
這時候韓山平、黃建心幾人則從下面的影廳走了出來,後面一些填完表的影院經理,也跟著走了出來。
“陳昕,聽到這些經理和老闆的現場反應了嗎,很好。”
韓山平欣慰地看跟陳昕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