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點半,老謀子工作室,陳昕提前抵達。

“來了啊,陳昕,導演就在裡面。”

見到陳昕提前到了,龐麗微並不意外,帶著他往裡面走去。

兩個人也是老熟人了,邊走邊說話,很快進入了裡間的大會議室。

除了老謀子,還有昕大影視的徐昊風、董閏年,以及另外兩位《十面埋伏》的編劇李馮和王斌都在。

“陳昕來了啊,走,我們到隔壁聊聊。”

老謀子見到陳昕來了,也不客氣,起身直接說道。

“好的。”

陳昕答應一聲,跟其他幾人點點頭,跟著老謀子往隔壁走去。

整個工作室面積不算大,最多六十平,有三個房間和外間二十平的開放辦公區。

“陳昕,坐,這麼快找你來,就是想跟你談談角色,還有你對劇本的一些看法。”

兩人進入隔壁的辦公室,坐下之後,龐助理已經過來給他們倒上了茶水,然後閉門出去了。

“噢,此前我關於劇本的看法已經跟蔣志強蔣總談過了,他應該已經轉達給導演了,其他就是關於角色的一些理解。”

陳昕也不客套,直接說道,畢竟合作過幾次了。

“是的,他跟我說了,都很有建設性,特別是關於結局,女主死亡的處理,兩次甦醒過來,確實喪失了悲劇性,看起來不夠莊嚴。”

老謀子點點頭,認真說道。

自從看了《繡春刀》,知道了陳昕的能力,對他的建議就更重視了。

人都是靠實力證明自身的,如果是沒有拍這部電影前,陳昕只以一個演員的身份跟他談結局,他或許覺得有道理,但在是否改動上可能考慮的時間會更長。

“是的,不過也不用太多修改,稍微處理就可以了。比如女主不能動彈不能發聲,只能雙眼睜著看著兩位男主廝殺,卻無力阻止。”

陳昕立刻強調道。

至於電影中最後天降大雪,目前的劇本里沒有,也不知道最後是為什麼新增的,所以他也就沒法去建議修改一下。

“是的,我們就是差不多這麼處理的。還有關於刀具的問題,你說我們目前設計的雁翎刀,不是唐末官府差役的武器,刀身太寬,提議用刀身更窄的唐刀。

我和兩位編劇都有些擔心,觀眾認為是東洋刀,對此不理解,特別是海外觀眾。而且現在刀的樣式,我們也是根據唐代大宦官楊思勖墓裡出土的陶俑設計的,就是為了更鮮明地跟東洋刀區分開來。”

老謀子認真說道。

這些細節很重要,而且電影中的刀具跟東洋刀區分開來,能少些誤解,多些特點。

“原來是這樣啊,這種雁翎刀樣式的刀唐代確實有,無論是正曲刀和反曲刀,其實在唐代之前就都有了。

但實際上在宋代以前,大多流行的是長窄刀,這種刀身彎曲的腰刀,相對還是比較少的。

到了宋代以後,這種刃彎的腰刀才逐漸大規模應用,代替了唐刀,一般主要是柳葉刀和雁翎刀兩類。

我之所以建議用唐刀,主要還是這種兵器確實是當時大唐不良人、官府差役的的主流用刀。

另外就是這種刀傳承自漢環首刀,施展技法更難,能當劍又能當刀,用起來更靈活多變,會讓打鬥戲增添更多變化,不像雁翎刀和柳葉刀主要是劈砍為主,觀賞性遠遠不足。

至於跟東洋刀太像不好區分,我覺得這個沒什麼,事實畢竟是東洋刀就是從唐刀發展過去的,正好透過電影傳遞這個資訊給世界,其實也挺不錯的。”

陳昕當即跟老謀子詳細說了一番,認真看著對方。

聽陳昕這麼說,又這麼認真,老謀子沉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