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暗示,首日票房(第2/3頁)
章節報錯
“是的。”陳昕點點頭。
“是他忙嗎?聽說出道這三年,你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劇組拍戲,當初《風雲》宣傳,都因為拍《繡春刀》沒有時間宣傳。”
“是,那倒也不是,只不過確實事情太多,開始要寫歌作曲、錄歌、發唱片,後來又是學武、練武,開了個人的公司,所以確實沒時間參加什麼活動,或者各種採訪。”
“是啊,我們這次的採訪協調了半年,今天你的電影《繡春刀》首映,才有機會採訪到你,還是你第一次上採訪節目,你可是許多節目都一直想深入挖掘瞭解的人物。”
“呵呵,我有什麼可挖掘瞭解的,所有事情各種新聞八卦都曝光完了。”
陳新忍不住搖頭笑道。
“那都是些生活小事,我們節目要了解的是你的成長經歷,你的成功之路,你的未來道路。”
可樊按照臺本接著道:“讓我們看看大螢幕。”
“陳昕,出生於蘇省一個普通家庭,七歲開始學習舞蹈,很快就顯露出了天賦,一年後就進入了南京小紅花歌舞團,三年後考入京舞附中學習舞蹈,……”
影片中有一段對陳昕從小到大的完整介紹。
“陳昕,現在網上你的粉絲,以及廣大網友對你有各種稱號,如‘古裝王子’、‘天才舞者’、‘音樂天才’、‘未來天王’、‘靈魂歌手’、‘功夫天才’,這些稱號基本都是基於你多才多藝的各種藝術天賦,無論是舞蹈、表演、寫歌唱歌,甚至是武術和導演,你都展示出了超過大多數人的天賦,對此你怎麼看,你真的是個全能天才嗎?”
“呵呵,什麼全能天才,或許我確實有些天賦,但也不至於這麼誇張。其實你仔細去看,就會發現我做的事情,其實都是跟以前的專業相關的。
舞蹈我練了十三年,身體基礎條件,這個不用說了,所以學習武術才會更容易,表現更好。在這方面,你可以去看,那些有舞蹈基礎的演員,他們演動作戲,確實會表演的好一些。
除此之外,我的唱歌、寫歌、作曲,也都跟我的音樂劇專業有關,跟我小時候喜歡聽音樂有關。關於此,魯迅先生有句話說的很深刻,‘哪裡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寫作和思考上而已。”
“是嗎,這話是魯迅先生說的嗎?”
“不是嗎,那是周樹人說的吧。”
“哈哈哈哈。”
可樊忍不住大笑出了聲,“你可真幽默,不過這句話確實說的很對,天才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成就的,有天賦還需要努力啊。”
“是的。”
陳昕無奈點點頭,他想說他其實是有掛,而且他更知道世上是真的有那種不努力的天才的。
“《繡春刀》是你第一部電影,自編自導自演,現在雖然剛剛上映,具體票房不確定,但從目前試映、點映、首映的反饋來看,大多數人非常喜歡,覺得風格很突出,很新穎的動作題材。
我特別喜歡電影在暗沉色調下,把青樓、醫館、通州、海上幾處景點區分了出來,縣露出了不同的色彩。能說說你是在什麼情況下,有了創作這部電影的想法,電影編劇署名是你,為什麼後面還有五個聯名編劇,他們在編劇方面,主要都幫做了那些工作?”
“謝謝,故事的想法,一開始要從我學習武術開始,總是看採訪,聽到有人問那個武打明星最能打,那個武打明星是真功夫。
那時候我就在想,古人和現代人學武的目的有什麼不同?什麼是武俠?後來我就明白了,無論以前的武術,是殺人技也好,還是現在的武術是為強身健體也好。
武術只是個工具,什麼時候用、如何運用,是根據需要改變的,後來因此我就想到了錦衣衛、繡春刀,錦衣衛是工具,繡春刀也是工具,如何用這個工具,那是使用者決定的,而不是工具決定。
這才有了這部電影的誕生,繡春刀就是如此,一柄握在臭名卓著的錦衣衛手中的兵器,卻有個如此好聽的名字,卻也無法改變錦衣衛所做的惡,以及殺人兵器的本質。
那些惡有那些當權者的一份,也有握刀的每個錦衣衛的一份,我們這個故事,就是透過三個基層的錦衣衛來展現,他們是錦衣衛中的另類,所以他們生活的都不好,為此他們被生活逼的不得不改變自身,開始行賄,開始冒險、拼命……,然後最終死的死,走的走,擺脫了錦衣衛的身份。
至於編劇的問題,那五個聯名編劇都是我們公司的人,我寫好了故事,畫好了分鏡頭劇本,拿給他們完善和修改的,他們也都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見。
比如,關於李妙彤身份改變,以及電影幾個場景的改變,人物的修改等,可以說他們功不可沒,值得這樣的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