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他回來再一起拍攝,就不用擔心離組後,主要場景副導演拍攝的不讓他滿意了。

原電影拍攝時,導演路揚礙於經費的原因,拍攝週期只用了67天。

一天下來,他要完成四五十個鏡頭,最誇張的一天拍了一百個。

而一個劇組正常的工作量,一天一般只完成十到二十個鏡頭。

陳昕的首部電影,他可不想搞得這麼倉促。

這也是他為何把拍攝計劃定成三個月的原因。

電影的拍攝是值得花時間去打磨每個鏡頭的,演員的表演在鏡頭前多重複幾次,總會找到更好的表演。

而且這樣做也是值得的。

畢竟觀眾是花錢賣票進影院觀影,給他們更多的尊重,讓他們能看到更精彩的表演和更有態度的作品,那他們的口碑就會更好,傳播出去,收穫的票房也就會更多。

在通州那兩天的拍攝,陳昕寧願多花一天時間,等第二天清晨再拍攝,而不是當天大早過來拍攝,就是為了準備的更充分,拍攝出更好的效果。

“陳昕,明天這場打戲我們兩個不打算套照,想現場真打。”

一天的拍攝結束,陳昕回到房間和剪輯師、副導演,完成當天的粗剪後,剛送他們離開,張勁和吳景便一起到了他的房間。

“可以是可以,但是角色的打鬥風格不能改了,設計的幾個動作也都要做出來。”

陳昕看向說話的吳景,還是點了點頭。

給兩個動作演員臨場發揮的權利,就是給他們創作的權利,或許就會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放心吧,我們主要是想將打鬥的表現的更激烈一些,不是看起來純粹的套招。”

吳景立刻認真回道。

套照就是動作演員按照武指設計的動作,一個個打出來。

這樣有許多動作都是不符合人真實的反應的。

一旁的張勁跟陳昕不太熟,所以並沒有說話。

“行,但必須帶護板,做好安全措施,不然誰受傷了可都不好。”

陳昕繼續提醒道。

給動作演員發揮的空間,也就意味著冒險,他可不想看到誰受傷。

“最近看報道說《英雄》要在大會堂首映禮,還有三四百個士兵演練電影裡的一幕,是不是真的啊?”

吳景並沒有急著走,顯然對目前炒作的很火的《英雄》首映禮十分的期待。

“是真的,這可是個大手筆,等我們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我們也想辦法搞個新穎的首映禮。”

陳昕期待地說道。

“你去參加宣傳,要給我放假,要不你到時也帶我去見識下?”

吳景試探著問道。

“可以啊,到時候我給你打電話。”

陳昕點頭答應下來,心之畫方面給他了好幾個參加首映禮的名額。

時間飛速而過,轉眼到了十二月十四日,當天上午拍攝結束。

陳昕這才離開了劇組,劇組其他的人則在副導演的領導下,繼續拍攝一些文戲。

下機之後,陳昕不敢耽擱,回家一趟,洗澡換上專門準備的高定西裝,直接前往大會堂。

首映禮下午五點開始,先走紅毯,然後觀影、並表演節目、接受媒體採訪。

在此之前,上臺表演節目的還要彩排一下。

趕到大會堂的時候,剛好下午四點。

早有工作人員在外面等著了,立刻接引了陳昕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