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地方衛視的影響都有限,幾乎各自只能吸引當地的觀眾,以及少量外地的觀眾。

幾家衛視聯合購買版權,他們各自承擔的費用就會降低很多,而他們的廣告收入卻不會降低,所以對我們各方來說,這樣都能獲得最大收益。”

岑佳立刻認真說道。

“有道理,但有詳細的資料嗎?”

“有的,我是透過三個月前熱播的《射鵰》,以及後續賣給各地方衛視的收視率,來分析判斷的。

《射鵰》首輪播出在大餅臺,1月31播出後,一個月內收視率平均在16.8%,最高收視率達到了31.2%。

後來第二輪在京城、渝城、粵東、貴州等地播出後,平均收視率也都在15%到20%間。只有粵東等地方臺稍差一些,在12%左右。

如果說《射鵰》這樣的金庸劇,在各地的二輪、三輪收視情況都是差不多,那我覺得,我們這部劇,首輪讓幾家衛視聯合購買首播權,那對次輪收視率影響也不會太大的。“

“有道理,好,那你去跟找周琳商量這個事情吧。最好規劃好了,首輪和次輪播放權的售賣,按照地域、收入、受眾等詳細來細分一下。”

陳昕稍微思考,便答應了岑佳這個提議。

反正這部劇,他怎麼都不會虧,就是多賺和少賺的問題。

既然對收視率影響不大,那這樣是最有利的。

三個多月前,《射鵰》熱播後,他演繹的楊康為這部飽受爭議的電視劇加分不少,受到了專業人士和觀眾的廣泛好評。

這段時間,他的國民度再次大幅度提升了。

《風雲》漫畫在內地,雖然遠不如金庸劇知名度大。,

但漫畫改編的電影,在四年前,就在香江就取得了4100萬的票房,反響很好。

如今改編版的電視劇,在兩岸三地首播,又有陳昕、文卓,蔣秦琴、賈靜文四大主演。

再加上這部劇優秀的特效,精彩的動作表演,可以說,這部劇商業基因一開始就很好。

各大電視臺的購片主任,都是專業人士,自然是看得出這點的。

不然80萬每集的報價,也不會開出來。

在2002年末,這樣的報價,也是是創紀錄的。

相比後世,每集動輒百萬,甚至三、四百萬、七八百萬的報價,雖然差了很遠。

但現在的80萬,可是沒有超發、通脹之前的軟妹幣,並不弱於2008年後後,四百萬的購買力。

由此可見,《風雲1》確實是被各大電視臺看好的。

陳昕此前已經在劇組,用筆記本看過了岑佳帶來的DVD版,很清楚他們這部劇的質量。

若是規劃好一輪、二輪播出,收視都很高,那後續其他電視臺的採購價也不會低太多。

這樣首輪和二輪播出,電視臺就不能太多。

首輪、次輪收視率都很高的話,那後續更多電視臺,必然也會用更高的採購價格,購買後續播放版權。

他們的首輪播放後的收入,就不會只有一千多萬。

如此一來,算上片尾廣告,港臺、東南亞等地的版權,以及DVD和網路影片版權,那這部劇的毛利,或許會超過4000萬。

那他這第一筆投資的毛利就是880萬左右,扣除公司的運營成本,至少是800萬。

超過一倍的淨利潤,這個很不錯了。

電視劇行業能保持60%的利潤增長,那都是頭牌上市公司的報表上才有的。

《風雲1》開啟局面後,後續《倚天屠龍記》、《玉觀音》、《金粉世家》三部劇製作完成,到時候就更好賣了。

就算有的劇受題材影響,電視臺不看好,收入也不會比這部劇差太多。

如此一來,這一年他們昕大影視的所有投資,就會增長至少一倍,公司的資產或許會超過5000萬。

當然,這其中還有從昕大網路科技借的1300萬,以及他此前近千萬的投入。